在祈祷中的青年司铎(梵蒂冈新闻网)在当代社会和教会不断变化的背景下,需要对司祭职进行更深入广泛的反思。
物质的共同终向(93-95段)VII.耶稣的眼光(96-100段)第三章生态危机的人性根源(101段)I.科技:创意和力量(102-105段)II.以科技为中心的范例全球化(106-114段)III.当代人为中心主义的危机和后果
格雷奇枢机写道:“当代,教会迈出这决定性的一步之际,亲爱的弟兄姐妹们,我请求你们以你们使整个教会团体得以富饶的宝贵使命,成为世界主教会议进程的守护者和见证者。”
这部电影将是温暖人心,并引发当代共鸣,因为它将给予我们一个视角,看看我们可以从金大建那里学到什么来应对后疫情的挑战。世界需要更多像金大建这样的人。”
本笃十六世是当代的伟大神学家之一,致力于增进教会的信德,坚决捍卫信仰。他在一切事上,包括在著作和训导中,总是注视著耶稣基督、那不可见的天主的肖像”。
殉道的人数在当代比最初世纪更多,他们是主教、司铎、男女奉献生活者、平信徒及家庭,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以自己生命的恩典奉献了爱德的最高见证”。
教宗引用当代著名的教父学家让‧达尼埃鲁(JeanDanielou)枢机主教的话说:“在历史中隐藏着一个奥秘。
问:奥斯蒂亚地区有许多年青人:圣奥斯定这样的形象能对当代的青年人说些什么?答:在我看来,青年人有很大的可能性从圣奥斯定身上找到参照点和汲取称为永恒的价值。
“教会若对灵性成长没有激情、不努力以当代男人和女人能理解的方式发言、对基督徒之间的分裂不感到忧伤,以及不因渴望向万民宣讲基督而兴奋万分,则是一个病态的教会。这些都是病态教会的症状。”
在讲道中,教宗邀请众人注视这两位新圣人,指出他们“一个是20世纪初的青年、一个是当代的少年,两人都深爱耶稣,并随时准备为祂奉献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