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1:8)当代神学用更简明的语言说:天主就是存在本身。
事实上,当代有很多人否认人有特定的本质存在,也因此产生某些对人的结构本质有最怪诞的说法。这一点也必须予以明确说明:对人的脆弱看法足以使那种表面看来似乎支持和平的观念乘虚而入。
3、培育工作 沈阳神学院注重培养修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致力把修生培育成具有人格成熟、政治合格和爱国爱教的当代神职人员,具体表现在: 灵修的培育 按教会传统的培育原则,以“三S”(德、智、体)为中心的教育来要求和培养修生
这决不仅仅局限于她外在的美与天资:袅袅婷婷的东方淑女,文思敏捷的才女,更赞赏这位当代华人天主教修女所具有东方智慧的神学思想及灵修。记得那是一九九四年,我与朋友们去都灵朝圣。
尽管他的梦想未得以完全实现,但其教育理念中的一些基本因素可以为完善当代中国教育体系所需提供参考。今天,马相伯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仍具有极大现实意义。
直到梵二大公会议(1962-1965)后,教会才重新燃起对落根文化的兴趣:一方面,教会必须忠于基督宗教的源头;另一方面,它又必须忠于当代的社会及不同文化的事实。
在当代西方社会,歧视女性的法律大致上可说不复存在;在各行各业、学府、或在私产权及公民权方面,都取消了对女性的禁令。然在具体事例上,尤其是雇主聘用时,女性仍然未得到平等待遇。
所以,这是一位与世界互动这一过程上,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仁厚长者,一位满被福音精神的不倦勇士,及一位天主教社会训导(当代天主教最重要的创新学说)的忠诚实践者。
诠释了当代的宗徒精神。其经历是大陆教会复兴历程中,难得的活生生的时代见证。她对信仰与使命的坚定,勇于牺牲的大爱,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如今的云南昆明教区马英林主教这样回忆。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2016年11月21-23日在北京由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原道学会和信德文化研究所举办的第六届“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当代世界秩序与宗教关系”研讨会上,周守仁主教发表“为新地缘政治对话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