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我的青年牧灵工作与生活,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自己进入到青年牧灵中只是偶然。但当坐下来仔细回想,却发现,上主早已经为我准备好了。
对基督信徒而言,就是要跟随上主永不令人失望的许诺。 基督信仰生活是一段旅程,差别在于有人踏上旅程,有人却停滞不前。
教宗在这次接见活动中,勉励该计划的成员竭尽全力铲除青年失业问题,鼓励青年在求职的困境中切莫听天由命,并且告诫工作不是有靠山的人的专利。教宗方济各的整篇讲话围绕着工作的尊严。
蕾拉不能理解神父对这些来信的热情,她追问神父为什么要保释自己,神父淡淡地说,自己只是天主行善的工具。 时间慢慢过去,蕾拉对工作越来越消极。有时收到信后,她将其中的一大半扔进院子里的水井。
教宗方济各是第一位访问巴林的伯多禄继承人。他应巴林民政当局和教会的邀请,访问这个中东海湾国家,什叶派伊斯兰教的摇篮。而教宗在飞行中所经过的地区则在历史上见证了基督信仰最初留下的足迹。
由此可见,赎罪的过程是与受苦分不开的,所以耶稣便承受了难以言喻的千辛万苦和极凄惨的死亡,为使我们罪人重新获得永生的希望。救主为我们的罪过受苦受难受死,做了非常巨大而惨烈的补赎,我们岂能无动于衷?
杨老师逝世一周年之际,愿把他的事迹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一、对美的不懈追求杨万恒老师1955年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县屈家庄的一个老教友家庭,从小学习优秀,尤其酷爱画画。
教宗在接见活动的要理讲授中继续以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祈祷作为他的默想主题,他强调即使在最困难的考验中,我们从未在天主的双手之外。
伽大利纳修女的同会姊妹们都认为那部作品仅属个人的灵修著作,故无人问津。就这样过了大约50年,到了19世纪80年代初期,一位与伽大利纳同会的法国修女看了该书后,便决定去土耳其寻找书中所提及的那所房子。
雷奇内拉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平信徒监狱牧灵人员,他的一生令人津津乐道:他曾是金融界的高层主管,大病一场后与耶稣相遇,从此改变了人生的方向,20多年来投身于关怀死刑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