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圣母升天节,两位老人含着热泪领洗加入了教会。和她住在同一个家属区的马淑珍有两儿一女,一个儿子研究生毕业分配工作后,没多久脑溢血去世了。
在圣母广场东高台广场上一字摆开的众多的乐队帐棚中,多数几家的体积都小还都做了牵引加固而且有个大大的廉子把风挡在门外,所以在这场当地人都从未遇见过的磨子山山顶如此猛烈的风雨冰雹袭来的时刻,最惨烈的一幕就发生在我所处的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东堂乐队的帐棚所在的东高台上和祭台上了
教宗方济各3月25日在洛雷托圣母之家签署的《生活的基督》宗座劝谕以上述话语作为开端。这是一份写给青年和全体天主子民的文件,共有9章,分成299个段落。第一章:天主圣言对青年说什么?
8月15日圣母升天节当天,弥撒礼仪的歌曲由老人们来唱,满含感情的歌声让大家不由地啧啧称赞。李泽琦说:在这里,我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和爱,更让从不祈祷的我学会了与主交谈。
这里有各堂区的后勤部教友的全面服务,使我们无论在炎热的夏天或寒冷的冬天,都能无后顾之忧地安心于学习和祈祷……记得10月份的一次培训学习,为纪念玫瑰月,我们在分享中每个人都愿意变成一朵小小的玫瑰奉献给圣母
1995年,当杨老师第二次到美国探亲时,他得到了到圣母大学的暑期班旁听神学的机会。之后,他常提起那次难忘而美好的神学进修经历。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从这个讲述伯多禄坚若磐石的信德的地方,今夜我渴望把你们大家托付于上主,藉著天主子民之痊、暴风雨中海星圣母的转祷。从这拥抱罗马和全世界的廊柱,宛如慰藉人心的拥抱,愿天主降福你们。
在17世纪时,已有一批中国青年随利玛窦习西方科技艺术,其中首推助理修士倪一诚(CiacomoNiva),他所绘的也多是《圣母》《耶稣像》《圣画像》(Jean-Baptiste)等。
我对圣马尔谷情有独钟,记得在上海佘山修院读书时,跟随美国圣母大学毕业的马百龄老师学习过《马尔谷福音》后,暑假回到家里,就在自己的家里办了一个小小的圣经学习班,主要是小学快毕业的我的妹妹利君、西会及邻居家的卢会丽等几位孩子
他们的保守就是他们的思想,如男尊女卑;他们的开放就是在弥撒礼仪中,以舞蹈开始,还有给祭台或圣母去献花的环节。还有些祈祷是非常前卫的,比如:他们有肢体的祈祷,或用一些各式各样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