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14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勉励信众在四旬期走悔改的道路:远离罪恶、学习行善、接受上主的指引。教宗提醒说,悔改应落实在具体的事情上,不能光是说说而已。
教宗於是解释喜乐的三个方面:首先是源自宽恕的喜乐,上主已撤销了对你的定案。教宗邀请大家喜乐,不要过个不冷不热的生活,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已被宽恕。这是基督徒喜乐的真正根源。
教宗说,虽然如此,教会仍把达味尊为圣者,因为他让上主改变他,宽恕他。他悔改了,他有一个不是那麽容易做到的能力,就是承认自己是罪人。第一篇读经中的重点是达味被羞辱。他的儿子阿贝沙隆谋反,反抗他。
在讲道中,教宗首先表明,「上主始终记得祂的盟约」。上主从不忘记任何事,唯一的特例是:上主在宽恕后,会忘记人所犯的罪过。「上主的忠信在于记忆:祂对亚巴郎信实,因为祂记得自己的许诺」。
这位尼斯的圣额我略在论人的创造这本书中说:神性之美既不是形象外在的美丽,也不是动人的外表,而是完美的生命所含的无法形容的真福。
在1880年北京主教会议上,以圣若瑟为他们的主保,他们开始照顾孤儿,并在教堂内清理打扫,床褥和衣物,教授要理,开办学校。戴世济主教开始在正定府筹备建立团体,让她们做堂区的助手。主教给她们提供帮助。
耶稣受洗是一个非常行为今天的福音带我们来到约旦河。约旦河是身穿骆驼毛衣服、腰间束着皮带、吃蝗虫和野蜜、宣讲悔改、并给那些前来接受洗礼者施洗的若翰的所在之地,也是耶稣受洗的地方。
当然,这就必须要一致地尊重文化差异的原则,以维护那些共同的和不可剥夺的价值,因为它们(这些价值)都是建基在普通人权上。这个就掀起「公民知情达理的」气氛,而这气氛允许友情的、平静的和睦共处。
62岁的石红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是给96岁的父亲准备早餐,而父亲午休起来时,桌子上总会放着一小碗洗干净的水果。她虽然还有三个妹妹,一个弟弟,但15年来父亲都是她一人细心照顾,无怨无悔。
令人惋惜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一度忽略了圣神的德能,以致教友们在神业上懈怠,信仰僵化,福传停滞不前。梵二大公会议后,教会要求神长教友重新认识圣神,领受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