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撒后,梵蒂冈电台台长隆巴尔迪神父问候在场的职员,勉励他们要「关心彼此之间的团结,一如教宗所说的,这为每个团体的益处是不可或缺的」。
以忘我牺牲的精神爱教会和所服务的国家,与天主建立起持久密切的关系,远离资产阶级的生活思潮是教宗嘱咐他的驻外代表们的话。教宗知道圣座大使的生活往往不容易,有时必须留守在发生冲突的地方。
当时正是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时刻,他像高尔基描写的海燕,“在茫茫的大海上,狂风在卷集着乌云,在乌云与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教宗方济各11月17日上午在保禄六世大厅主持公开接见活动,开启新一轮的要理讲授,以耶稣的养父、普世教会的主保为主题。教宗这一次讲述的是“大圣若瑟与他生活的环境”。
自去年八月印度教极端势力掀起迫害基督信徒暴行以来,爱德华神父主办的这座孤儿多次成为歹徒袭击的目标、数次被焚。最严重的一次,传教士一度被捆绑、殴打一个多小时;他的助手不幸被烧死。
:伽利略第一次通过望远镜观察到了重要的事情,但更重要的是他打开了前所未有的科学和人类的视野。
原住民需要得到公正的对待和认可,他们常常因不理解和民粹主义而被封锁,被政府官员和领导者所伤害。执政者利用原住民的需要,使他们陷入危机和贫困。
中午时分,天气突然转晴,教宗本笃十六世出现在梵蒂冈宗座大楼他的书房窗口,带领挤满在广场上的各国信友颂念三钟经,并向他们发表简短讲话。教宗谈的是将临期的意义和他前一天所颁布的有关望德的通谕。
恒心等待教宗在弥撒讲道中,特别提到当天弥撒福音中的两位人物,“期待以色列的安慰”的西默盎,以及“总不离开圣殿”的亚纳,他们在玛利亚抱着的圣婴身上认出了所期待的默西亚。
当我们说到天父时,一位仁慈的老父亲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说到圣子时,一位壮年男子的智者形象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但当我们说到圣神时,脑海中常是一片空白,没有具体形象,或把他看成是飘浮的幽灵,或者就以来无影去无踪的风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