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任职后,有许多新颖的社会训导思想。本文重点介绍他的相遇文化思想。首先介绍他相遇文化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其次介绍相遇文化思想的主要特征;最后介绍相遇文化对我们信仰生活的挑战。
十二位宗徒,哪个不是为传教而赴汤蹈火,且大都为主殉道,鲜血浸染了十字架;圣保禄宗徒因主蒙召,从迫害教会的刽子手变为传教的急先锋,“我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爱主情之深、福传心之切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教宗方济各2月1日在保禄六世大厅接见了新慕道团的成员。他勉励400多个即将开启福传使命的家庭:把耶稣基督的福音带到非基督化的地方,尤其是存在的边缘。教宗也要求他们做天父无限美善和仁慈的使者。
他说,在米兰的世界家庭聚会已经过去了48个小时,但是,这一充满热情的浪潮并未散尽,这一热情在挤满人群的街道上和为福音作证的许多场合中表现出来。的确如此,若没有家庭,也就没有人类的未来。
上礼拜五下午三点半,在班上我碰见了你的妹妹——小曹,虽然我们不在一个单位,但几乎天天见面。寒暄之时,她提到了你——大姐,得了乳腺癌,快两年了。以前我们聊天,她从未提过你生病的事。
经历了多次手术后,他的下肢部分瘫痪,而且不断忍受癫痫的折磨。正如他从血腥战场回来后伤口依然皮开肉绽,他的右手臂也失去了知觉。1923年,他决定参加利物浦教区组织的朝圣团前去露德圣母朝圣地朝圣。
教宗还勉励婴孩的父母和代父母在天主圣言的光照下抚育他们,并为世上许多无法喂饱儿女的母亲发出呼吁,请众人一同为她们祈祷。
这表达,与复活基督对多默的邀请,是完全相反的——「把你的指头伸到这里来,看看我的手罢!并伸过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膀,不要作无信的人,但要作个有信德的人。」
香港教区周守仁主教于今天(4月21日星期五)结束了为期五天的北京之行。陪同主教的有夏志诚辅理主教、蔡惠民副主教和他的私人助理黄家俊先生。此次访问是应北京总教区李山总主教的邀请进行的。
纽曼在罗马完成神学课程后于1847年晋铎,他曾表示自己的一生犹如寻求真理的朝圣之旅,将自己的皈依比作在经历了一场狂风暴雨后抵达港口的旅程。继他之后,英国的其他知识份子和神学家先后皈依了天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