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这一切其实都有赖祈祷的效力。牧者的工作主要是感同身受病人的伤痛和软弱。我每周都会探望临终病房和深切治疗部。有一个个案让我对临终作了深刻的反省。「这位女教友的父亲终于在前天去世了!」同事告诉我。
今年是教区圣召年,我特别想起教宗方济各在今年第60届世界圣召祈祷日文告中向我们强调的主题:“圣召既是恩宠也是使命”。
无论人死后的结局怎么样,死亡,却是一个肯定的事实,没有人会逃离死亡。现代人不愿意面对死亡,或者不敢正视死亡,所以,在生活中有意地否定死亡,逃避死亡。其实,一个人越是逃避的东西,越在人心中被牵挂。
感谢上帝给我们在这里聚会的机会,为我们带来诺贝尔和平奖,我想我们在这里共同用圣芳济一章祷文来祈祷一定是非常适宜的。我们每天接受圣餐后,都要用这段祷文来祈祷,因为它适合于我们每一个人。
遣使会是天主教的一个重要修会,于1625年创立于法国,会祖为圣文生(S.Vincent)神父,它以派遣会士到各地传教为己任,故名遣使会。自1699年始,遣使会士陆续至中国。
泰泽每天生活的中心,就是三次共融祈祷。自从19世纪50年代以来,数以千计来自很多国家的年轻人前往泰泽,参与为期一周的聚会,一起祈祷和反省。
这位澳大利亚籍枢机首先向本新闻网表示,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坐牢。他奋力抵抗,却无济于事。枢机说:“当时情况很混乱,夹杂了谎言与欺骗。但是幸而有最高法院,我最终才能重获自由。”
据亚洲真理电台报道,上周一,意大利主教团所管辖的报纸Avvenire公布了51名在感染COVID-19后死亡的教区神父名单,并指出意大利的修会团体也报告了9例与新冠状病毒相关的死亡。
天主会一直走下去,坚持到底;在拯救人的道路上,祂不会半途而废,不像有些人说的:‘我尽力了,问题在于他们’。天主会一直走下去,走出去,走上战场。相反地,法利塞人和经师则半途而废。
圣座国务卿是在接受亚西西的方济各会杂志《圣方济各》的恩佐·福尔杜纳特神父和罗贝尔托·奥拉的采访时发表上述谈话的。采访记全文将发表在一月号的《圣方济各》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