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也很挂虑忍受战争痛苦的儿童,他於今年10月4日主日带领信众诵念三钟经的机会上表示:我想到很多忍饥挨饿、遭遗弃和剥削、被迫卷入战争以及被排斥的孩童。看见这些带着不安目光的不幸孩子们实在令人心痛。
寻找天主的人不能不爱慕地说道:“上主的神,智慧与聪明的神,超见和刚毅的神,明达和敬畏上主的神。”(依11:2)圣神也是神恩的施予者:“圣神显示在每人身上虽然不同,但全是为人的好处。
依43:16-21;咏126:1-6;斐3:8-14;若8:1-11四旬期第五主日的读经彰显着我们天主对罪人的慈悲,提醒人停止犯罪,并邀请我们对每一个人,特别是罪人,慈悲为怀。
这样的信仰、这样爱教会之心、关心教会之情,从何而来呢?经过反思之后,我在四旬期第一主日讲道中,讲明了产生这种信德、爱德的原因,希望大家思考思考,是否有道理。
一、蒙主恩召在田神父的圣召启蒙中,需要提及三个已故的亲人。首先是他的姥姥。姥姥不仅给了田炜帅慈爱,也给了他信仰的感染和教育以及基督徒的榜样。姥姥信仰虔诚,每日都坚持读圣经,没有特殊情况从不误进堂祈祷。
圣保禄教导我们说:你们要体察什么是主所喜悦的。(弗5:10)他还说:我们或住在或出离肉身,常专心以讨主的喜悦为光荣。(格后5:9)旧约中,诺厄就是一个让天主喜欢的人,他应该成为我们基督徒的榜样。
我愿意完成在信德年中以《信经》为主题的要理讲授,信德年已于上个主日结束。在今天和下周三的要理讲授中,我要谈谈肉身复活的主题。正如《天主教要理》所说的它涉及两个层面:我们的死亡;我们在耶稣基督内的复活。
她简朴、她纯正,她美丽、她所放出的爱的芬芳,可与小德兰媲美,她无愧于“玛利亚第二”,她是基督的净配。她服从的美德,正是我们所欠缺的;她所行的福传之路,却是我们所忽视的。
由此可见,实际的德行并不在于无休止的口祷、常去各处朝圣或只说些高妙的理论,而在于脚踏实地地去敬主、爱人、克己、淑己、牺牲自我、无私付出、绝对承行天主的旨意和践行福音圣训。
由于下雨,山高路滑,弥撒在山下的若瑟堂内举行,教友们或排着长队朝拜十字架、亲吻耶稣五伤;或双手合十,向主献上各自的忏悔与祈祷;还有一些志愿者,忙着跑前跑后搬运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