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记载耶稣在纳因城所行的一个大奇迹,但福音的重点不在奇,而在迹,在於耶稣对这位丧子之母的温柔。正是这位母亲的悲痛感动了耶稣,促使祂行了慈悲之举,复活了她的独生子。
作者于是叙述了圣神让若望看到的异像,这是一个漫长、强有力的默观时刻,光和火的标记占据整个画面。教宗说,这是天主的爱、祂的永恒、祂战胜邪恶的强烈象征。
多年来这些隐修女们不仅善度默观祈祷生活,还为穷人举行弥撒圣祭,突显了信仰的两大特点:发现天主圣言的美好、与没有吃的人分享自己的食粮。
谈到圣周五,教宗说:“圣周五进入耶稣苦难的奥迹,是守斋作补赎的日子,整个一天都在默观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每个圣堂都宣读耶稣受难史,也听匝加利亚先知的预言说:‘他们要瞻望他们所刺透的’。
换句话说,我们以圣母的眼光来默观救恩的的奥秘。如果对这一点有了明确的认识,你就会体认光明五端的必要和意义,因为回想这些事件可以帮助我们默想基督的传教生活,使我们对救恩有更完整的认识。
这种在欧洲传播福音的工作到近代在很大程度上已完成,于是本笃会士们就越来越多地转向了默观生活。在大发明的时代,基督的广传福音于普世的命令,在新的宗教观点下被提升到一个最重要的地位。
他特别重申,基督徒不要麻木、对他人的需求无动于衷,通过对耶稣圣心的默观反省,回到自己的生活中要有改变,脱去旧人,成为新人,通过更新的生命彰显天主的大爱。
耶稣复活後40天,祂升了天,我们从中默观耶稣带着我们的人性走出我们尘世的空间,进入天主圆满光荣之中的奥迹。
慢慢地,仿佛主耶稣那目光不只是投向那少年,也投向了常常默观这图像的我。
教宗说:每当我们默观基督在世生活的一个时刻,一个奥迹,我们应明认天主以这种方式进入了我们的生命,然後接纳祂并跟随祂。这样,我们就能发现跟随基督和服事弟兄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