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谕的最后一章,即第四章(50-60号):天主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希11:16)。这一章论述了信仰与建设公益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出信仰是为众人的益处,是公益。
(希12::1-2)这些圣者必会在恩宠的宝座前为我们代祷!他们知道我们仍然在罪过和试炼中挣扎。他们祈求,我们在现世能过圣善的生活,来世能享受永远的福乐。
在路上,我们大略谈了各自两年来的变化,当知道我皈依了天主,成为一名基督徒时,他幽幽地看了我一眼,说:“本来这次回来,希望你和我们一起信奉佛教,总觉得你与佛有缘,没想到,你找到了自己的信仰,真为你高兴。”
天主立定了他为万有的承继者,并藉着他造成了宇宙(创造)”(希1:12)。1、创造创造是把言语所象征的事物,因天主圣言,由无而成,并开始存在。言语主要的功用是启示。天主圣言(旨意)藉着创造启示自己。
我不知道这一百元钱能帮她什么,我只能尽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在附言栏里写道:“张青,我希望你能实现你的愿望继续上学。”
第二节是数学课,天主的安排我坐到了第一排,刚开始我没报太大希望去听,因为我觉得既然上一节课没懂,这一节课再听也是一样的,但渐渐的,我以平静的心态融入了进去,即使没全听会,但也收获不少。
弥撒结束回家的路上,燕儿非常开心,她将全部的希望都托付给上主了。六月中旬,燕儿妊娠了。然而,大家的心又悬了起来,担心同过去一样,每到第三个月头儿上,就会流产。果不其然,真的又流产了。
(希11:1)在泰泽收到这份共勉使我感受平安无比。
(希12:6)信仰也告诉我们:痛苦是有其意义和价值的。我知道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走过六年的修道生涯,经历过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哭过、笑过、迷失过,也挣扎过。
天主教徒小林未希首先问道,在一个著重于生产和竞争的社会里,青年能如何与天主相遇?教宗指出,我们经常看到,一个社会外表高速发展,实则生命力奄奄一息,一切索然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