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机表示,耶稣派遣门徒们“去使万民成为门徒”(玛廿八19),这无疑保持其永恒的效力,但需要在其历史环境中加以理解。
这也需要“有能力改变理解的方式,活出她在历史中作为福传者的临在,避免躲入被‘一向如此’的逻辑保护起来的地带”。
祂的行为彰显和揭示自己内在的生命和存有:“整个救恩史就是唯一的真天主:父、子、圣神自我启示的历史。”
耶稣的诞生,在生活的历史中,是喜乐的泉源:想想发生在厄玛乌二徒所发生的事,他们不能相信他们的喜乐;并且其他的人,当耶稣走进了晚餐厅,就是所有的宗徒们一起,他们也不能相信他们的喜乐。拥有复活耶稣的喜乐。
于是便聘请教区神父、修女紧紧围绕福传,分别讲述了“圣经与福传”、“祈祷与福传”、“信仰生活与福传”、“历史中的福传”、“保禄书信中的福传观”等配合当前福传的内容。
中国人民是一个伟大的人民,他关注他们的历史和情况。他竭力寻求改善与中国,与中国大陆的关系。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尊重国家的主权下做的,同时也是怀着对这个拥有伟大文化的伟大人民的深厚的爱来做的。
我们回忆耶稣受难这幕悲痛历史的序幕,是在最后晚餐和山园祈祷中揭开的。耶稣在山园祈祷时心痛欲碎,肝肠寸断,满身流汗流血,圣心忧闷至死。
在基督来临之前,对天主国的期待已经使信徒们确信:人类历史并非荒诞不经、盲无目的。耶稣自己将天国的来临比作登堂入室,参加盛宴(参阅玛22:2;25:10)。
桑志华的考察范围遍及华北、西北地区,最远到达西藏,他对这些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社会风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并留下了各种自然历史标本。 桑志华的活动主要由各地的耶稣会传教士提供经济上的赞助和具体帮助。
魏修士介绍说:“矗立在市中心壮丽的大教堂,在市民心中原是一所神秘的历史性文物,如今圣堂尚未正式对外开放,络绎不绝的市民就赶来参观,先睹为快,一饱眼福,这正好也是无声福传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