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秀文的很多歌都是与信仰有关,其中有首《信者得爱》,歌词这样写道:“人祸天灾让我们饱受了伤害,风雨的到来,是否上天的表白?不怕天会塌下来,别说彩虹失去了色彩,只要相信就得到爱!”
这台弥撒用英语举行,参礼者共有3.5万人,有些人从半夜两点开始等候教宗,与莫尔斯比港的一些司铎一起“守夜”。
司祭厄肋雅史布与托彼雅是亲信,趁乃赫米雅不在时,竟在圣殿内修建了自己的居室,将大量的器具和祭物,以及肋未人歌咏员和守门丁按法律所应得的供物,都存放在圣殿的仓库里,污秽了上主的圣殿。
礼仪空间,是天国的倒影,也是无言之教,处身其中,我们深刻与基督相遇、与教会共融,体验到圣事的恩宠,并瞻望末世的圆满。
1859年5月18日,道明会郭德刚及洪保禄二位神父,带领四位福建传教员杨笃、蔡向、严超、瑞斌,以及教友李步垒一家到达台湾高雄(打狗港)开教。5月15日从福建厦门出发,5月18日到达高雄。
年轻人、老人和穷人是多位宗教领袖发布的农历新年贺辞的重点,但愿「民族和谐共融,宗教融和发展,落实人文道德」。香港(亚洲新闻)-世界各地的许多亚洲国家正在庆祝农历新年,2月5日是己亥年(猪年)的开始。
城市是极为富饶的福传沃土,它的肥沃超乎很多人的想象。为此,教宗指出,「提供给平信徒良好的培育很重要,培养他们拥有信德的眼光,充满希望,懂得以天主的眼光看待城市。
教宗说:让我们坚信祈祷与修和的力量,让我们再次衷心呼吁相关负责人停止一切暴力,通过对话找到正确和持久的解决方案,冲突已经造成太大损失。
印度中部的乌贾因教区在庆祝圣体年的活动中特别注重友谊与福传。该教区居民以印度教徒占大多数,天主教徒不到5千人。在圣体年中,教区特别在主日弥撒外安排了其他的活动,也邀请印度教徒参加。
世界改革教会联盟与圣座促进基督徒合一委员会刚刚结束第四轮神学对话,讨论的议题为成义与圣事性:基督徒团体是正义的推动者。教宗谈及这项对话的重要性说,我们的基督信仰促使我们藉着具体行动来实践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