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堂奉献日专用“颂谢词”称:我们信友是活石,建筑成天主的圣殿,因而使教会、亦即基督的奥体逐渐扩展。洗礼时,礼节由圣堂门口开始,主礼领候洗者由门口进到圣堂里面,表示进入教会。
这说明圣神的恩赐不受地点和形式所限,而梅瑟的宽宏反应:“巴不得上主的人民都成先知!”(户11:29)表明真正属神的人,不嫉妒别人的恩赐,而是希望人人都领受圣神。
对年轻的基督信徒而言,这项学习与培育的经验将是使他们的信仰更为成熟的有效场所,激励他们向普世性开放,而普世性是大公教会的基本构成要素。
对年轻的基督信徒而言,这项学习与培育的经验将是使他们的信仰更为成熟的有效场所,激励他们向普世性开放,而普世性是大公教会的基本构成要素。
往后为期一周的世青活动当中,教宗也曾多次以这尊圣母像显现的故事为题,引导我们在万事万物中发现天主、信赖天主。教宗生活化的道理既浅显易懂、幽默风趣,又发人深省。
(梵蒂冈电台讯)12月28日普世教会纪念诸圣婴孩殉道。谁是殉道的诸圣婴孩呢?新约圣经四部福音书中只有《玛窦福音》简短地提到他们,而且与耶稣圣诞很有关系。
弥撒结束後,教宗在圣伯多禄大殿中央阳台发表复活节文告并降福罗马和普世。
这份牧函於11月21日公诸於世,其中涵盖4大创新:所有司铎从今以後都有权为堕胎者施行罪赦;慈悲使者将继续履行他们的使命;圣庇护十世团体的信徒将能通过圣事继续有效地获得罪赦;最後是建立世界穷人日。
天主救众人的恩宠(铎二11),今夜笼罩著普世。那么,这份恩宠是什么呢?它是天主圣爱,这份爱能改变生命、更新历史、驱散邪恶,注入和平与喜乐。今晚,天主的圣爱向我们显示出来:祂就是耶稣。
这包括推展天主教信念中的普世教会,以及与贫弱者和不同文化群体搭建桥梁,促进相互了解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