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托马斯阿奎那从道德的角度教导说,热诚既不是善也不是恶的:用在好事上它就是善的,用在犯罪上它就是恶的1。
迷茫的人们在这里可以寻得光明,有病的人们在这里可以得到痊愈,犯罪的人们在这里可以获得救赎。孤独的人们在这里可以找到陪伴。这里有我们需要要的一切,也会有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不但如此,他更认为自己的犯罪和后来的回头悔改,都是天主的上智计划。他说: 「耶稣基督要在我身上,显示出他无限的忍耐,给将来信赖他而获得永生的人,一个突出的榜样。」
既然上主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可以“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祂当然早就知道人会堕落犯罪,以及随之而来的种种悲惨后果,这样,他又怎算是个满有爱心的上帝呢?
灵魂的选择会污染身体;身体的犯罪会拉下灵魂。所以,我们每天的吃饭、穿衣、行居、对人和事物的态度,以及我们的价值选择和信仰跟随都是在选择自己将来“升天堂”,或者“下地狱”。
神与神之间也会打架,甚至犯罪(如,西游记所描写的)!这种观点当然不是基督徒从主耶稣的启示中所认识的神,以及天主和人的关系。
按照法律和公义,每个人犯罪都必须受罚,包括死亡。
(咏37:30)厄弗所书第4章26节命令我们:纵然动怒,但是不可犯罪;不可让太阳在你们含怒时西落。生气离犯罪很近;含怒到日落有害身心灵。许多病都是由气来的,夫妻有不愉快应尽快和好。
三位一体的信理本身没有什么值得庆祝的,天主圣三节不是庆祝一条教义,而是庆祝天主的爱,就是三位一体的天主如何主动且无条件地爱了我们:世界堕落,人类犯罪,天主原本可以来审判世界,摧毁邪恶,惩罚罪人;然而,即使这个世界充满了罪恶
如果这个灵魂因为犯罪而死去,谁让他复活,谁再度赐给他平安?还是神父。除天主之外,神父便是一切!…只有到了天堂,他才会充分明白他的神父身份究竟代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