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先修班的修生说:“这些已达到我们播种修道种子的目的。我们想传达的信息是,神父和修生其实与普通人一样。”然而,12岁的李显扬说,他只希望在环境清幽的修院里住一、两天,而不是整整7年。
“当他俩选择修道时,全村父老乡亲送他们出村,他们是带着全村人的期望修道的……”孟锁贵神父现服务于集宁教区,被教友们亲切地称为“我们的泥瓦匠神父”。
笔者作为一个上世纪40—50年代,曾在花园山度过青少年时期的修道者。教会遭厄时,我与其共患难;教会复苏时,我一度在这里供职,见证了修道院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
各地朝圣的人们早已挤满圣堂,人们高声赞美圣母玛利亚,满被圣宠者。弥撒开始,由潘神父、刘神父等四位神父共祭,大家全神贯注地聆听福音。
返回祖国後,年轻的马则诺修道成为司铎,在普罗旺斯(Provenza)的农村地区努力恢复被疏忽的信仰生活。他与几位同伴到乡村宣讲福音,甚至使用当地方言讲道,让普罗大众都能听懂。
若你去修道,一定会是一个好修女。可是,你的内心中,住着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像是刚孵出的雏鸟,羽翼未丰;又像是初开的蔷薇,柔弱娇嫩。一点外界的刺激都能在你心中掀起狂风巨浪,久久难平。
根据经验,教友、修道人士等,心理问题也很严重。这意味着,传统的信仰模式可能不能适应新的时代需求了。为什么会这样?
所以我知道,福传者的心里应有一种力量,一种能支持自己面对困难的力量,这种力量应该来自天主。我心里也坚守着一种力量。
最后,教区认为修道生活有很多类型,依据各人的神恩而选择。
王平神父1921年8月18日生于中国四川丰都一个虔诚的教友家庭,长大后进入万县教区小修院和大修院修道,1947年被教区派往罗马深造。取得宗座拉特朗大学神学硕士学位后,于1953年在罗马晋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