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达味圣王在犯罪得罪天主之后,常在极度忏悔中啼哭流泪,信赖主的仁慈:我已哭泣疲惫,每天夜里,常以眼泪浸湿我的床铺,常以鼻涕流透我的被褥。(咏6:7)其悔罪的真诚与实践,足以感动天主。
例如:在教育和非教育人员的择取上,在这些与学生接触的人员的教育和培育上:他们应是健康的人,稳重的人,懂得什麽是违反他们权限的事,知道行暴的违法行为,不仅不可接受,而且也是犯罪。
问:这也是天主教会对抗暴力、毒品贩卖和犯罪的具体证明。答:我们的目的正是把这些孩子从暴力深渊中拉出来,把他们引入一种爱与安慰的氛围,为他们提供全面发展和向善的条件。
一个男孩问教宗,如果我们从堂里出来后还会犯错误、犯罪,例如常常和朋友吵架,我们为什么还要进堂?教宗回答说,在圣堂里我们能够将原本的自己、没有化妆的自己置于天主面前。
名声是人的第二生命,妄证就是极大的犯罪!
“罪人”的意识关系着信德的幅度,基督教认为人犯罪是由于缺乏信德。其实,当一个人有“罪人”的意识时,他会过的更快乐!
(德14:1)人犯罪固然不全都出于口,但多数的罪恶,都是由于不管束口舌造成的,为此雅各伯说:“管束口舌的是完人。”(雅3:2)荣誉与羞辱皆出于口舌,人之兴衰皆定于口舌。
以基督宗教来理解,信仰就是相信世界万物包括人皆由天主造化而来,相信人类的原祖犯罪后被逐出乐园,相信降生成人的天主子——耶稣基督所宣讲的天国福音,接受他的洗礼,进入他的生命之门。
不提高自己的烹调技艺,反而责斥顾客过于挑剔的厨师;不专心致志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照顾病人,反说患者不积极配合的医生护士等等,乃是大家都会看到的现象,也是我们应当“以人为镜”,深刻反思的内容:当我们斥责那些误入歧途失足犯罪的青少年时
有许多做父母的,自己不善守天主诫命,也不教导孩子按天主的诫命处世为人,让其随心所欲、恶习满身,直至走上犯罪道路而锒铛入狱,又怎能希望他们孝敬自己,“回报”自己、让自己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