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不知天主是谁,但心中总觉得天地万物中肯定有一个真神在管理着一切。天主的计划是奇妙的,他在我心中种下了信仰的种子,却让我用了六年的时间才找到他尊威的圣殿——这个城市的天主教堂!
堂区是恩典的源泉,是欢迎任何人、和睦友爱的地方。如果你所在的堂区是这样,恭喜你,你收获的是满满的祝福!
我不能忘记谢里的到来,他是在早上7点坐救护车来的。味增爵这个流浪汉很聪明,他于晚上10点天色完全黑了后才来到,为的是避开记者和摄影师的追踪或“帕里奥利区”的人往脸上扔西红柿的威胁。
在灵修生命的途径上,没有比一个人沉醉于虚幻中更为可悲,因为生命的滋润是靠着人与现实生活及上天真理的关系而维持的。一个以虚幻来充实自己生命的人,将被困饿而死。
今天的教理讲授是致力于讲第三个枢德,即勇德。让我们从《天主教教理》中给出的描述开始:“勇德是伦理德行,它确保人在困境中有毅力,在追求善时有恒心。勇德坚定人的主意,在伦理生活中力拒诱惑,克服困难。
这个祈祷是对谁说的呢?是对复活的基督所说。事实上,圣保禄(参哥前16:22)和宗徒时代的文献《十二宗徒训诲录》(Didaché)证明,在首批基督徒的礼仪聚会中,有用阿剌美语呼求“MarÃnatha!”
(梵蒂冈电台讯)14岁的达尼尔是意大利米兰人,在他4岁时因溺水缺氧而成了植物人。从那时起,他的家庭、他的双亲和两个哥哥的生活就不再一样了。
他此行是带领旅途中的天主子民与基督相遇。 的确,人总是不断地寻找自己的根源,这是人永不满足的欲望,基督信徒也如此。早在中世纪,前往圣雅各伯墓前,到罗马和耶路撒冷朝圣的信友已络绎不绝。
托朗枢机5月29日接受梵蒂冈电台采访时表示:教宗同他的经师朋友和穆斯林在哭墙前的镜头,是他此行的最好写照。这幅画面以最佳方式总结了他的朝圣之旅,即宗教对话的重要性。
教宗方济各向意大利公教大学联合会的青年提出的第一个关键词是好学。教宗写道:「大学生活的精随在于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地思索,这种生活揭示了人走向真善美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