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努力激励其他人运用自己的恩典来行善、寻求道德勇气、将自己的恩典与世界分享。11年当中发生了许多事,但大部分都来自天主,因为当不好的事发生时,善心的人总是挺身而出,让好事发生。
在天主教的神学视野中,恩典(圣宠)并非遥远的抽象概念,而是天主在人类历史中主动而亲切的临在与工作,是祂赐予人分享其神性生命的白白恩惠。
(《神学大全·论天使对物质事物的知识》)但脉动尚能反应心态,能够踏入人心的灵体就更是知晓人的内心的所思所想也就不奇怪了!另外,天使被造时获得了被注入的知识,后来叛逆的一些天使自然包括在其中。
因为,用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自己的话说:玛利亚是具有对天主仁慈之奥迹的最高深知识的人。她知道这个奥迹所付出的代价。她知道这个奥迹是多么伟大。
弥撒是不流血方式的十字架祭献,圣教会今天不举行弥撒,因为今天耶稣亲自为我们登上了十字架,做了真实流血的祭献,但教友们今天仍旧能领圣体,分享今日完成的救世圣祭的效果,我们纪念耶稣的苦难,不是如同纪念一位失败的君王
为此,今天我们愿与诸位一起分享和探讨的主题包括:一.感恩是我们生命的主旋律和做人处事的基础。二.感恩是因为我们相信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三.让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
教宗以主教座堂内的一个大苦像来提醒在场人士,基督如何以他的受苦与死亡修和人类与天父之间的关系,并使人类分享了天主的生命。
因此,每天晚上神父修女就会带一些活动,例如:农闲时,每周一让教友们看有意义的教会电影,周二举行弥撒,周三分享圣经,周四教唱歌(其他时间瞻礼前后修女都会教唱歌),周五生活分享,讲解“建设团体”,信仰生活丰富多彩
(截止2024年底:解放前出生仍健在的神长尚有24位)】在了解到饮食对大家的健康相当重要后,近年在协助一些教区的神长弟兄做避静时,曾尝试与大家分享“适度宴饮、身心健康”这个主题,得到了非常积极的回应,也引起了很多神长的重视及深刻反省
在沙勿略去世近400年后,沙勿略的同乡同会苏乐康神父同样抱着为中国人服务和分享福音的梦想于1949年来到东方,并为之奉献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