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孝道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向的爱。父母养育我们,我们回报他们;父母教导我们,我们尊敬他们。这份爱,就是天主在家庭中预设的爱的循环。
这种赦免罪过的权利是来自主耶稣,不是人的权利。(可惜历史上有些偏差的宣讲,漠视了天主给宗徒们和他们的继承者的这个特权)修和(告解)圣事是天主对人无限仁慈的恩宠机会。
我们所享用的一切美物——丰收的五谷、甜美的瓜果、象征团圆的月饼,乃至家人的健康、工作的机会、平安的生活,无不是来自天父慷慨的恩赐。
问:为什么有时会唱另一首圣歌而不是「阿肋路亚」?答:在某些特殊礼仪时期,如四旬期,教会会用其他圣歌代替「阿肋路亚」,以更符合该时期的悔改或默想气氛。62-64号条款详细说明了不同时期的规定。
这体现了天主的仁慈——赎罪不是富人的特权,任何人都能来到天主前悔改。问3:司祭在赎罪祭中做什么?答:司祭会按规定献祭,将祭品的血洒在祭坛上,或将细面的一部分焚烧,作为“记念”奉献给上主。
答:不是。这是上主为亚郎和其子孙设立的永久权利,世世代代在以色列中有效。六、总结与背景问13:肋未纪1-7章总共讲了哪些祭献?
我也深深知道,並不是每个中国教友,都有这个特殊的恩典,能够来这么遥远的圣地朝圣,尽管现在交通是如此方便,地球就是一个村庄。
尹欣不是天主教徒,但他在绘画一位全人类的母亲而深受感动,这位母亲能在和平与团结中召集所有的人。他还为了圣陈昌品,这位年青的攻读哲学的修道生做了画像,画像充分反映出他内心的和平与希望。
答:这是为了说明圣体圣事的实质性:基督不是象征性存在,而是以祂真实的身体、血、灵魂和神性真实地与信友同在,且这种同在是持久的、不断的。
产业是恩赐非权利:以色列人得地为业,不是靠自己力量,而是天主的恩赐(参申8:17-18)。我们得救得福,也不靠功劳,而赖天主的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