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遭受鞭打和屈辱的身体指出了正义的道路;天主的正义能把最残暴的苦难变为复活的光明。然而,若我们像比拉多那样,害怕失去保障而拒绝天主的真理,或者害怕差异、害怕外乡人和移民,我们就不会发觉基督的面容。
瞎子寻找耶稣,呼求耶稣,用信德的眼光看待耶稣,他的哀求功效强大,使得耶稣宣布他的复活。耶稣停住脚,将瞎子置於人们关注的焦点。
我们都有共同的信仰,这里的老人们也几乎都是主内的弟兄姐妹们,我们每一次来都愿意带着耶稣的爱心,与老人们一起庆祝主的复活和主的降生。
依撒格从天主下令作全燔祭,到摩黎雅山祭献用了三天;耶稣从加尔瓦略山受死,到他的复活,也恰恰是三天时间。摩黎雅山祭子之地,亚巴郎就给它起名叫上主自会照料。上主岂能喜欢全燔祭和牺牲,胜过听从上主的命令?
相反地,耶稣在累积了许多错误选择的人身上仍然看到一种复活的可能性。耶稣总是以开放的心站在那里,慈悲待人,宽恕、拥抱、理解,以及接近人。这就是耶稣!
但我们也应该知道我们不是孤立无助的,慈母教会祈祷,使祂在圣洗圣事中重生的儿女们不要屈服于魔鬼的诡计,而是因着基督复活的力量战胜它。教宗强调,教会祈祷、为所有人祈祷、为我们所有人祈祷。
姜老师从年轻时起就双脚深行中华大地,关切关注社会底层民众的基督信仰,以对未来复活和永生的信念返身投入当下的生活和行动,对墨面基督徒予以充分褒扬和肯定,让我这个生于墨面渔民群体中的精神个体,甚感欣慰:居然还有人写渔民基督徒兄弟姐妹
玛利亚,宽容与奉献之源,在世上最伟大的十字架下,让我跟你结合,经验你爱子死亡时的救赎之苦,为此,我能永远享有复活的胜利。阿们。
教宗说,天主的人就是那些学会看到、信赖、发现且由复活的力量来引领的人。
教宗首先谈到圣座教义部在守护信仰和道义上的职责,指出“基督信仰教义不是一个僵化和自我封闭的体系,也不是随着季节的更迭而改变的意识形态;它是一个动态的现实,在始终忠于自己根源的同时,也代代更新,并以一个面容、一个身体和一个名字,即复活的耶稣基督为圭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