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阿姆斯特朗、印度德肋撒修女、比尔·盖茨等。第四部分天主教礼仪1、弥撒礼仪弥撒亦称感恩祭,是圣教会祭献天主的大礼,是重行耶稣最后晚餐祭献及重演耶稣在加尔瓦略山十字架上爱难圣死的大祭。
陈副主教表示,内地修女及教友主动向上述教区委员会及机构的成员,了解香港的相关服务,种种合作正在蕴酿,「他们在交谈之中流露热切的期望,我们要有一份和应的心。」
我们两位修女刚到菲律宾时,是桥梁教会要负责,但他们不同意我们读专业,只让我们体验两年生活,他们认为中国教会还不需要专业人才。但我们知道专业知识在日新月异的中国很快就是必须的,所以坚持上专业课。
会长们被主教对大家的真诚和信赖深深感动了,纷纷表示将与教区一起克服困难,只要教友们有吃的,就有神长和修生修女们吃的。同时,全区上下牧灵福传的积极性通过这次培训也被调动了起来。
德肋撒修女於1979年接受诺贝尔和平奖时,就明确地传达了她自己的积极非暴力的讯息:「我认为家庭里不需要枪弹,以摧毁或带来和平──只须聚在一起,彼此相爱,……就能克服世上的一切罪恶
她在二战期间担任新闻记者,更立志成为修女,未果,最后成为一名法国著名外交家。妈妈和六位子女、最右边是童年时期的米神父米氏在艺术之都巴黎长大,自幼受到父母谆谆的教诲,也受到良好的家庭和社会影响。
在一个会院,曾有一个隐修女——这是真发生的哦——她抱怨一切,我不知道她的名字,纵然她有;但隐修女们给她改了名字,给她取名叫“抱怨修女”。多少次我们无能,我们留于幻想把我们改变成抱怨式的了。
朝圣队伍最前面是公义会的会旗,再后面是十字架,之后是神父修女及众教友。上山途中,大家齐念玫瑰经,默想圣母玛利亚全程参与吾主耶稣的救世工程。玫瑰经念完,大家稍加休息,本堂袁神父带领大家咏唱圣歌。
参加学习的有60名学员,他们分别来自四川五个教区的各个堂口和重庆万州教区,其中有4位修女参与了培训。此次培训班的开展,得到了修院院长童恒久神父及教务长岳国清神父的大力支持。
丁神父指出此次活动的深刻意义,最后,他将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宗教艺术部修女们亲手制作用于教堂装饰的彩色玻璃赠予楼道长,并偕众修士一起与道长在白云观山门前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