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是多么的短暂,人是多么的脆弱,是多么的能力有限,即使妈妈再爱我,她也无能为力,因为她要老,她要病倒,她要离我而去。是啊,每当我看到那些儿女们围着已逝的母亲嚎啕痛哭的场面,我也不由得陪以泪水。
时间很快到2009年,从内蒙带来的老本已花完了,眼看着女儿就要上初中了,日常的生活开销、房租、女儿的择校费等现实问题已不容我再考虑下去。
姜老师从年轻时起就双脚深行中华大地,关切关注社会底层民众的基督信仰,以对未来复活和永生的信念返身投入当下的生活和行动,对墨面基督徒予以充分褒扬和肯定,让我这个生于墨面渔民群体中的精神个体,甚感欣慰:居然还有人写渔民基督徒兄弟姐妹
当他将要离开锡盟调往别的堂区时,堂院里跪满了黑压压的送行人群,有些老人们甚至抱住神父的腿哭着不愿放手,无论神父如何尝试都走不出深爱着他的包围圈,无奈,一些年轻男教友将神父抬起,举过众人头顶,在众人留恋不舍的泪光中
记得是一位老仆人把一本《圣经》放在我的床头的……我学会的第一首诗歌就是《圣咏》23篇,但,那时《圣经》中最吸引我的经卷是《约伯传》,因为约伯的一系列感受引起了我的共鸣。
一些富有宗教文化内涵的老建筑,逐渐被着装一致的新建筑所淹没,连土山湾的地名,在徐家汇商业文化的强势推进下也逐渐湮没了。
在教会遭受迫害摧残的苦难岁月,有的圣人为了坚持信德甘受酷刑,赴汤蹈火无恐无惧,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如类似圣若望之下沸油锅、圣老楞佐之睡火铁床者,不乏例证,真可谓:“为证信德,虽被万死不辞”,可歌可泣,可敬可钦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幼学琼林》中有一句箴言很有意义:“韶华不再,吾辈须当惜阴;日月其除,志士正宜待旦。”
终于等来了宗教政策的落实,各地教产归还,老教堂重新整修开放,很多新教堂也拔地而起。我也按捺不住自己激动而喜悦的心情走进了教堂。
进德公益心理援助驻绵阳站卜站长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危机干预中心心理援助绵阳工作站付春胜副站长手中接过感谢信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干预研究中心负责人史占彪博士及其团队、上海交大的颜世富博士、北川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徐正富、姜校长,九洲板房学校的李校长以及该校部分教师,进德公益主任张士江神父、进德公益驻蓉办李海燕修女、刚刚留学归来进德老职员任大海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