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学术界,尤其是社会学家和之后参与进来的历史学家针对世俗化的探讨逐渐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他们对此展开了许多理论上的分析以及争论。
国会中的第一个印度教徒以及其他宗教教徒2013年1月,在第113次国会会议宣誓结束之后,夏威夷的民主党人图尔斯·贾巴德会成为第一个参与议会以及参议院的印度教徒。
梵蒂冈博物馆穹顶上午10点,前往伯多禄大殿,参与了由八位红衣主教和十多位主教及神长们共祭的拉丁文弥撒,弥撒中管风琴那悠扬、美妙、动听的圣母弥撒乐曲,至今仍在耳旁回荡……接着来到圣伯多禄广场
苏育莹姊妹在与学员们分享台湾教会青年参与教会福传与社会服务经验和感受在小组分享中,邯郸教区孙化平神父深有感触地说:通过吴伟立神父的讲授,并与当地教友团体的分享交流,让我们不仅了解了教会在台湾历史变迁及宗教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生存
一、他的家庭今年69岁的郭振华教友出生于北京,兄弟姐妹4人,一个哥哥,两个妹妹,父母都是热心侍主的老教友,经常催孩子们去教堂念经参与弥撒。小时候的郭振华很不愿意进堂,但出于害怕的情绪,一次都不敢缺席。
小时候妈妈抱着我进堂参与弥撒,快要结束时,教友们都要到祭台前领受一个很小的白色圆饼,那时我就问:妈妈,你们吃得是什么呀?妈妈告诉我:我们领受的是耶稣,他能带我们走向永生。
基督徒除了进堂祈祷、参与弥撒、避静默想等的责任和功课外,生活之中,还负有福传的使命,在我们的家庭、邻里、团体,以及工作场所向人们传扬福音,让还没有接触到或远离教会的人,聆听到天国喜讯,走向基督。
为能增长你们与基督的友谊,就得承认喜乐地参与堂区、团体活动和运动的重要性,这也包括参与主日弥撒,经常领受和好圣事,以及培养个人的祈祷和默想天主圣言。
民国四十一年大陆发起「三自运动」,要教会自立、自养、自传,而且美国也开始参与韩战,形势变成无法回去,避静中决定来台湾服务。当时台北教区总主教郭若石为宣化时代旧识及有主徒会大修院同学心里便有回乡感觉。
海门教区神长、教友、修女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参与现场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