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笃十六世又满怀深情地谈到了前任若望·保禄二世,人类和普世教会从先教宗那里“继承了极其宝贵的精神遗产”。
若受到培育者的主动回应,则此人愿意改变自己跟随耶稣。相反,若遭到拒绝或排斥,那就要考虑他们是否适应双向的神人生活。因为这是理想的动力。第四,“适当肯定”。
问:若望保禄二世教宗为茄科•布奥纳诺特的新门揭幕时说,这道门是最重要的门中的一个,因为它是圣座向世界打开的门。这句话在今天听起来仍是如此吗?
(若14:16)。圣神是天主的第三位,与圣父、圣子同性、同体、同尊、同荣,是三位一体,无先后大小之分,圣父创造了我们,圣子救赎了我们,圣神圣化了我们。
教宗表示,天主圣意的安排使他得以在今天来到这个可爱的国家,追随圣若望保禄二世和本笃十六世不可磨灭的足迹。
若没有圣神,就不存在基督徒的见证;因为基督徒的见证和基督徒的生命是一项恩宠,是上主藉着圣神赐予我们的恩宠。教宗强调,若没有圣神,我们就无法做见证人。
若我们游览罗马,前去斗兽场,我们便会想到殉道者是那些被狮子咬死的人。然而,殉道者不只是那些在那里或其它地方被杀害的人。殉道者是每日生活中的男人和女人,是在今天,在3个星期前的复活节那天生活的人。
在我出发前,有一个人知道我要来罗马,遂对我说:‘你若见到教宗,请告诉他我需要他的祈祷,因为我有很多痛苦’。因此,人们明白教宗把人类的痛苦和希望呈现给圣母。
耶稣明确说了:谁若因我的名字,收留一个这样的小孩子,就是收留我;谁若收留我,并不是收留我,而是收留那派遣我来的(谷九37)。
教宗接着说,面粉若顺从酵母便能成长,天主的国同样如此。人若顺从圣神,就能成长,成为众人的恩典。种子为了丰收也顺从了死亡,失去种子的实体,而成为另一种更加伟大的东西,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