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死后复活的事,耶稣早就与宗徒有约在先,他曾几次三番向他们预言,但当耶稣死后,他们却惶惶不可终日,如惊弓之鸟,所以复活后的耶稣理所当然地“责斥他们的无信和心硬”(谷16:14)又不得不对他们重申:“
在这4天繁多紧凑的活动中,他不仅怀着慈父的爱探望了英国天主教信友社团,同时也与英国政治界、其他宗教人士特别是与英国圣公会的领袖和教徒会晤,一同举行了充满大公精神的祈祷聚会。
写给未来的信如今多数80后已走出校园,处于择业阶段,他们褪去青春年幼的稚嫩,开始适应社会大家庭。他们常说越长大越孤单,上网喜欢隐身了,不怎么爱在群里发言了;一人一台手机,也是各玩各的。
对于人类来说,无论信仰多么千姿百态,参差不一,人似乎总得“信”点儿什么,这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和本能。
同样,一些基督文化也早已成了现代文明和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如:公元纪年(以耶稣诞生为公元元年)、一周七天(基督信友礼拜天休息),还有来自西方的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护士节、教师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等
宗徒们都信他出自天主(若16:30),安德肋说他是默西亚(若1:41)。纳塔乃耳对他说:你是天主子,你是以色列的君王(若1:49)。多默承认他说:我主,我天主(若20:28)。
我们的信仰宣认(信经)就是以我信天主,全能的父,天地万物的创造者为开始。如果我们删去信经第一信条,则整个救恩史势将变得太狭隘,太微小。教会并不是负责人类宗教需要的任何社团,这样的社团目标有限。
(谷13:33—37)3在加里肋亚山上派宗徒往训万民然后耶稣对他们说:“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但不信的必被判罪。
四、圣言让我发光几年来,天主透过圣言让我体会到他的大爱,慢慢改变着我的人生观、信仰观、家庭观、事业观。对于圣经的学习和对圣言的生活,使我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力量和勇气,更体会了来自天主的喜乐。
上海刘遵云修女多利用现代科技飞信、网络等传媒工具,使更多的教外人认识教会,认识天主。福传的使命落到实处,用实际行动去向周围的人传福音,使天主的喜讯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