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假,我和琬儿偕长媳李志芳及两位孙儿到香港旅游,并安排前往大屿山拜谒高师谦神父。 我们于2月7日清晨出发,中午飞抵香港。
截止到4月8日下午4时,共收到数十座教堂及两所养老院奉献的善款约53万元。
“受苦”常常蕴涵着救赎的奥秘,因为它使我们体验到来自天主的亲近及慰藉,直到我们了解“福音及其承诺与生命的满全”。
(参阅:若10:28;17:3)[1]今年四旬期,在禧年的恩宠下,我有一些反省,愿与各位来深思“一起在希望中同行”的意义,并发现天主的慈悲要我们个人及团体悔改所作的召叫。首先,是“同行”的意思。
我在罗马看到许多修道人,道明会士及方济会士等修会人士,在他们会衣的一侧,挂着长长的念珠,走起路来,念珠发出清脆的响声,会士们很有风度,很羡慕他们。
教宗于4月17日中午时分前往圣座副国务卿贝丘总主教的寓所,在那里与罗马教区的几位本堂神父及司铎度过了一个半小时;这些圣职人员当天稍早在圣伯多禄大殿参加了祝圣圣油弥撒。
信函指出,教宗「鼓励众人以简单具体的举动、不计物质利益及慷慨的态度,透过信仰、友爱、团结的见证以及与急需帮助者的分享,活出耶稣的邀请,成为地上的盐、世界的光,在最需要援助的人身上看到基督的面容」。
(梵蒂冈电台讯)卫理公会和瓦尔多教会于8月24至29日在意大利都灵的托雷佩利切(TorrePellice)召开教务会议,讨论这两个教会在深受危机和世俗化影响,处在文化转型中的意大利和欧洲的使命及见证。
教宗将于9点一刻来到雷迪普利亚的福利亚诺(Fogliano)奥匈阵亡将士墓地,在中央纪念碑前祈祷及献花。10点钟,教宗将在雷迪普利亚的军人纪念堂主持弥撒圣祭,为所有战争的阵亡者和受害者祈祷。
抗日战争期间,率领本教区耀汉小兄弟会会士及教友参加抗战,转战河北、山西一带,1940年逝于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