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信仰并不是一种特权,使我们脱离尘世,逍遥自在,相反,我们与世界一同“呻吟叹息”,分担它的痛苦,但我们虽身处此世,却满怀希望(参阅8:24-5),因为我们知道:在基督内,“黑暗正在消逝,真光已在照耀
若瑟是每个基督信徒圣召的普世榜样。对修会人员如此,教宗说他们的生活是“彻底效法基督”;蒙召对穷人做出具体关怀的平信徒也同样,他们能从若瑟净配接纳和尊重玛利亚的形象中得到重大的教诲。
万州教区何泽清主教亲切接见了大家,从普世教会的发展历史到中国教会、万州教会的起源、发展,分享了梵二会议精神,指出神父和教友是鱼和水的关系,教会的福传事业主要还是靠教友,他激励大家用生活、言语去传福音。
来自彭世洛府纳腊萱大学牙科学生纳德迪·索提尼伦东(NadruedeeSoththinirundorn)说:“我们必须效法主耶稣,去帮助那些最易受到伤害的人。我们要尽一切努力和技巧来协助解决问题。”
可是他们所追求的世福,永远也不可能满足他的需求,你不看那些明星、大款、高官,纷纷自杀,他们缺什么?缺信仰,缺精神支柱。
我不怀疑天主恩宠的普世性,他一定会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里将他的祝福送给每一个人,这也是我自己和大部分人所无法做到的一点。中秋之夜,我心里大概只是会想到自己的家人吧?我的心很狭窄啊!
展馆内还将设立一个创新的室内温室,采用尖端技术制造而成,代表了普世的讯息有光!(创一3)。参展的还有两部前所未闻的作品:带有罗盘玫瑰的圣伯多禄广场青铜浮雕,一尊镀金的橄榄树雕塑。
“藉著‘和平于世’这句格言,我邀请众人走上兄弟情谊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会晤了保加利亚东正教会的宗主教内奥菲特(Neofit)和神圣主教会议的成员,并为所迈出的一步感到格外喜悦
唯有当我们的经济和社会体系不再制造任何受害者,不抛弃任何一个人,我们才能欢庆普世的弟兄情谊。信念和国籍不同的所有善心人士都能参与这个全球性的改变进程,并受到手足情谊的理想启发,格外关怀穷人和被排斥者。
年开始设立专栏,如“仁爱专刊、“信德论坛”等;1994年开始为月刊;1997年栏目扩大,且内容丰富,如“导读(头版)”、“社会之声”、“信德论坛”、“礼仪生活”、“嘉言懿行”、“青年园地”、“文艺副刊”、“普世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