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5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而这文化中必然也包含宗教文化。提到宗教文化,该当稍微了解一下宗教一词的定义。宗教一词的定义很多,这说明宗教本身的内涵及功能非常丰富。
教宗之所以选定这个主题,因为他深信“对人类命运与共的认识以及共融的经验”这两者乃是缔造公益与促使人类和睦相处的基本因素。
嘉大肋纳修女的信仰来自她的母亲戴安娜。戴安娜也是一名滑冰选手及滑冰教练。当她16岁时,在母亲的提议下,与一名亲戚前往花地玛朝圣。在那里,一切都改变了。
她过着平淡、简朴的修会生活,处处以亚松达为榜样,热心事主,服从听命,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几十年如一日,给教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友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可爱的修女。
教宗方济各为此寄发唁电致哀,缅怀这位已故枢机长年履行「神学家、主教、德国主教团主席的职责,对塑造教会和社会的生活贡献良多」。
教宗强调,信德使人行走;信德的革新是同情受苦者,推倒使人相隔的围墙,播撒修和的种子。弥撒选读的福音叙述圣母往见表姐依撒伯尔的事迹(路一39-55),教宗以这段福音为起点来发挥他的弥撒讲道。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他曾组织妇孺从闸北战区撤离。14年以来,在上海成千上万的外国人目睹了卑微者的所有恐惧和所有苦难,而那些卑微者本身与战争毫不相关。
使教外人信从福音,教友们回头改过;他不是医生,但耶稣却通过他的覆手祈祷令众多的病人甚至绝症患者得到了治愈;他不会念许多经,却常在圣体前与耶稣亲密交谈,一跪就是好几个小时;他最高兴的事就是一辈子都能做主的小毛驴
年龄的悬殊、身份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并未妨碍他们成为至交。
“那是一个可怕的童年,”费登神父回忆道,“在最初陪伴巴威克的大约四到六周的时间,他的这些痛苦经历和回忆,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谈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