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信仰与中国文化可能相遇,应被倡导上世纪50年代,当我还在鲁汶读书准备要去中国时,每次我们修士在饭厅用餐,JacquesLeclercq所写的《雷鸣远的一生》都会被大声地朗读,而我们则边吃饭边安静地聆听
台下发言环节上,宗座外方传教会宋启文神父称,婚姻培育不能只靠婚前讲座,应尽早培育青年,并延伸到堂区不同层面。
(梵蒂冈电台讯)基督信仰不应只是属於少数人;教会应全力以赴地对抗丢弃文化,彰显耶稣对最弱小者的温柔和仁慈。这是教宗方济各4月27日接见前来梵蒂冈述职的非洲贝宁主教们时,对他们作出的几项牧灵指示。
(梵蒂冈电台讯)在老年人被遗弃,成了社会废弃物的时刻,我们应促进一种与主导文化不同的政策;占主导地位的用完即丢文化单单以人的生产能力来判断人。
来自河北唐山教区的通讯员寇宏广对信德网表示,“人物专访不仅记录一个人的人生状态及人生价值,也应折射出人物所在的时代精神,让报道承载更多的内容。”
到八十年代中期,他应广东省一位老神父邀请,到一个孤岛上展开在大陆为麻风病人的康复工作。在圣安妮仁爱女修会、其他耶稣会士协助及恩人捐献之下,他深入云南、四川及陕西等省份,为麻风病人设立康复中心。
几年前,我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情:我去村里调查收集贫困学生的资料,得知该村有一个孩子突发重病在省城住院,急需一大笔医药费,当我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一反应就是应该为这个陌生可怜的孩子做一点点力所能及的事。
谈到培养学生好学精神,讲者之一、心理学家钟础斌认为家庭和学校应给予青少年愉快的学习气氛。他鼓励家长接纳子女的成功与失败,遇有挫折不放弃,支持子女成长。
就如基督所教导的:应爱你们的仇人,善待恼恨你们的人;应祝福诅咒你们的人,为毁谤你们的人祈祷。(路6:27-28)这是一种只求去爱,不求被爱的超凡之爱。
人到老年,看人看事不再像过去那么简单,让我明白,应善于独立思考。人生一世,无论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盛衰与荣辱,都是天主的恩赐与化装的祝福。的确如此,人生的困境和绝望又有几个不是自己编织出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