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不少牧人美其名曰“保存实力”,丢下了自己的羊群,扔掉了手头的犁把,去寻找安全的港湾,流亡港台与国外,而他却临风昂首,高傲地飞翔,飞回了自己的祖国和阔别已久的牧场。
圣若望宗徒说“爱就在于此,是天主先爱了我们,而不是我们爱了他”,因为天主就是爱,当我们相互去传递爱心时,天主就在我们中间。
也就是说,没有自由的先洗后信也就没有对信仰有过努力与追求,更不用说选择,只会导致将就、凑合的地步;而在充分的自由当中认识,了解,然后是追求与选择的话,当事人将会有一种动力去获取,然后是珍惜,呵护。
2、耶稣刚成功地完成了一件大事之后,他去祈祷。我们通常喜欢在做事前祈祷,求天主帮助,一旦事成之后,我们就忘记天主了,而去享受那成功所带来的快乐。可以说,我们有一个通病“健忘症”,总是忘记天主的恩惠。
帕罗林枢机指出,圣父教宗多次表达了他不仅可以,而且渴望到中国这个他十分热爱并尊重的国家去。今天很难做出预见,一旦时间成熟,这一行程也会实现的。
他在要理讲授中谈及加纳婚宴,指出耶稣在这婚宴中把众门徒当作祂的家人,教会的信仰也由此诞生;我们人人都受邀去赴婚宴,因为不再缺少新酒!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谁能进入他的良心深处去明白他有什麽感受呢?谁能理解他的痛苦和内疚呢?把自己撇得一乾二净而说别人有错十分容易。基督徒有责任让有过之人意识到他所做的恶,并重新找回自己。
今天,我们慈悲禧年圣门将要关闭,但是主的爱、主的慈悲依然一如既往的在向我们召唤、在向我们招手,让我们继续努力,去践行主爱的慈悲的召唤,用我们的善言善行去见证主的慈悲和爱。
我们都渴望在人生历程中不断接受别人的帮助,我们都需要在各种困境中得到别人的援手,所以我们也应该努力去帮扶世间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施予比领受更为有福。
告解神父不是按自己的意思,也不是按自己的教导,而只是因天主的旨意,并与圣教会完全的共融来施行这圣事;亦即是说,他只是一个忠仆去施行这项圣事。辨识容许我们区分,而非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