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一个叫张白的村庄,那天正好是个主日,我就到了教堂,时间还有点早,就和几个教友聊天,无意间发现本堂神父忙里忙外,就连堂里的钟都亲自敲,我很是不解,就问身边的一位教友:你们这里一直都是这样吗?
总有教会的姐妹在分享时,诉说在家族里只有自己一个人信主,因着周围的不理解和很多压迫,感觉孤独与无奈,常常羡慕我们这些从先人手中传承来的这份信仰。这时候,我就对她们说:你知道吗?
去年9月10日《信德》副刊,登载了扬州博物馆吴炜教授的文章《元代也里世八墓碑一通》。该文除介绍1981年于扬州发现的一块与天主教有关的元代也里世八墓碑外,还提到了1951年发现的另两块墓碑。
转眼已是秋天,回想教堂暑期举办儿童要理学习班期间发生的一幕,至今难以忘怀。早上弥撒时,一位修女带着一个四五岁的男孩,挨着我跪在了我左侧的跪凳上。
他并说:「我是中国主教也是中华民国国民,我应尽义务为我国人民请命!」教宗庇护十一世见到照片,听了立即就告诉于斌主教说:「谁帮助你救济中国难民的工作,就得到我的降福!」
尊敬的主教、神父、执事、修士、修女、各位主内的弟兄姐妹大家好:我张雅琴修女,感谢您们为我父亲患心脏病,手术治疗的捐献;让我体会到教会是一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谁也没有见过天父发这么大的脾气。只见他老人家银须颤抖、脸色也气得酱紫。过了一会儿天父好像醒了,转过脸问我:“亚当、厄娃呢?”“天父,他俩……不是……不是被你赶走了吗?”我颤抖着回答。“坏了!”
信仰教导我们,圣母的整个人生都是在牺牲奉献中度过,完全交托自我。还需郑重一提的,就是她的爱,除了爱天主于万有之上外,也爱人如爱耶稣一般。
我家住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石头寨布依族世家,至今已是六代信奉天主教,家中曾有过神父、修生、修女多人。我十岁蒙上主的圣召,进入了贵阳教区预修院学习,开始攻读神哲学,准备走神父的奉献生活的道路。
陆神父是澳门明爱创办人。明爱总干事潘志明对天亚社说,他最欣赏陆神父时常服务和惦记弱小者。「他虽年逾九十,却冲破自己高龄的界限去继续服务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