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方济教宗还没有来过中国,与中国没有什么交往,但自东亚传教主保方济各·沙勿略与中国教会的奠基人利玛窦开始,耶稣会与中国的友谊就源远流长,会促使出身耶稣会的新教宗重视和理解中国及中国教会,
包括教区司铎和修会司铎在内的全球司铎总人数在近十年来增长了2.1%,从405,067位增加到413,418位。然而,不同地区的变化各不相同。
答案一个字爱,在和神父交谈你会发现他是一个至情至真纯朴如鸽的性情,不做作不虚伪无论男女老幼在神父的眼里都是基督,他看人的眼光是慈祥的,良善的,温和的,每台弥撒结束后,他会站在教堂门口,谦恭的和大家握手告别
但俗语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我喜乐地要踏入修会大门时,亲朋好友的阻挡、讽刺接踵而来。尤其是我的父亲,总也舍不得女儿去修道,怕我也像前人那样受到教难,就这样我耽搁了四年的时光。
的确,只有超性的爱德,就如从耶稣圣心所涌出的始终新鲜的爱德,才足以解释数世纪以来男女修会团体和其它方式的献身生活之所以旺盛的奇迹。
愿意忍受人生在世的痛苦,能有尊严地克服痛苦的人,内心世界会更充实美好。走过沮丧混乱、恐慌症或其他心理疾病而能将之击败的人,人生会更加丰盈美丽,也更有智慧。
当灾难来临时再募捐就晚了,会误事,提前储备,需要时才能及时进行援助,帮灾难中人渡过难关,甚至是生命的难关。教友们积极响应号召,贡献力量。
追溯历史,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西班牙道明会士郭德刚神父由今天的高雄前金步行往返万金传教,建立了初期信友群体,1863年以土块建起一座小教堂,然而在1865年,南部大地震中教堂被毁。
而罗马宗座宗徒之后大学生命伦理学院教授谭杰志神父,看到相关新闻后,坦言并不感意外,「因这是早晚会出现的事情」。
1207年,教宗依诺增爵三世也梦到了这一场面:“拉特朗大殿在倾覆、一名弱小的会士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教会,使其不至倒下”。依诺增爵三世是一位十分有影响力的教宗,他拥有渊博的神学和政治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