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初老神父们陆续回到堂区,没考上初中的我学会了给神父们辅祭,在堂里领苦路经,人人都说我是一个热心事主的好教友。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我也到了结婚的年龄了。
事实上,圣职人员与堂区教友共同形成了唯一的司祭子民。教宗致全球司铎的信函也提到阿尔斯的本堂神父每日所作的生活见证。这位圣人每日举行弥撒,在圣体前祈祷,听告解。
农村又多了两个专用弥撒点,两项共投资10万元。我们堂区的阅览室每年都在增添新书,今年又新进价值2000元的各类报刊杂志,所有购进书籍都严格把关,免费供教内外朋友借阅,借阅人次也是逐年倍增。
嗣后,意籍董增德、法籍郎守信、国籍阮振铎等神父,相继到台州传教。临海天主堂常驻传道员。一些群众从传道员那儿获得许多天主教的知识,入教者有百余人。他们热心敬主的榜样,在当地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在圣座万民福音传播部部长伊万•迪亚斯枢机亲自主持的隆重弥撒圣祭中,首届亚洲福传大会正式开幕了。在布满了鲜花、彩旗的会场上,梵蒂冈的黄白两色旗帜和泰国国旗格外瞩目。
(咏31:2)我找了本堂王定远神父,做了必要的灵性准备,妻子于当年4月19日的主日弥撒中接受神圣的洗礼。从此,她进入了主的羊栈,成为教会大家庭中的一员。
逃离者不复留眼前的是旧筑还是心灵穿透了的万物表象让空虚盈裕着莫名的感激只有那堂前旧燕婉转着旅途中的辗转反侧不屯积,也不伤感一边是心灵,一边是形体那被割裂者不识得这旧时精灵上得横舟,即是苦海都不是久居之地浮生如寄你又奈何得了如寄,如祭挥挥洒洒
当本堂神父身穿红色祭衣平卧祭台前时,教堂内鸦雀无声。有位初次参与苦难礼仪的教友告诉笔者:我当时看见神父平卧在祭台前时就感觉是我们的救主耶稣当年的跌倒、受鞭打而浑身是血的情景,泪水不由自主地挂满脸颊。
梵蒂冈博物馆穹顶上午10点,前往伯多禄大殿,参与了由八位红衣主教和十多位主教及神长们共祭的拉丁文弥撒,弥撒中管风琴那悠扬、美妙、动听的圣母弥撒乐曲,至今仍在耳旁回荡……接着来到圣伯多禄广场
让我们注重日常的神业功夫:默想、日课、弥撒圣祭、玫瑰经、省察、朝拜圣体等,当我们认真做这些神功时,自然就想到天主,自然就会发信望爱的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