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2月10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表示,我们每个人在试探中都很软弱,但耶稣的恩宠帮助我们不躲避上主,却能请求宽恕,继续前行。
修会的服务宗旨就是效法印度德肋撒姆姆的善举,专门照顾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且是无偿服务,不收取一分钱,只为还爱于十字架上的耶稣。
在马六甲暨柔佛教区,玛尔定神父是家中三兄弟中排行最小,在天主教家庭长大,这是他的「第一个修院」。在12岁时,他想成为一名神父。成年以后,他想成家,创一番事业,有一个「美好生活」。
(玛4:19)我的思想放飞在广阔的加里肋亚海。“来,跟从我!”这一声召唤,给我一个永恒的誓言:与基督同行,宣讲福音。耶稣说:“我是道路、真理和生命。”
良善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要求我们的临在,因为“亲自参与是每位基督徒的召叫”。
答:包括勒法因人、曷黎人、阿玛肋克人、阿摩黎人等,整个南方地区几乎都被征服,表现出极大的军事力量。问4:战斗结果如何?
以色列人向往外邦人的社会制度,强烈要求撒慕尔为他们选一位君王。无奈之下,撒慕尔只好答应。但是茫茫人海,选谁来做这个君王呢?天主的奇妙安排,此时有一位名叫撒乌耳的青年人,正好家里走失了几头母驴。
教廷于1月24日新闻传播界人士主保圣方济各撒肋爵纪念日,介绍教宗为本年世界传播节撰写的文告,题为数码时代的真理、宣讲和生命的真实性。
这幅画面不但提醒教会当代人心中对天主的饥渴,也唤起教会福传的使命及满足人类渴望的任务,如同基督对待来到井边汲水的撒玛黎雅妇人那样。
最近的世界主教会议闭幕文件「告天主子民书」中提醒我们:耶稣向撒玛黎雅妇人说明自己不只赐给人生命﹐更要赐给人永恒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