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很想就几点建议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一、建立一个新教友学习班将近几年领洗的新教友召集在一起,定期开办信仰理论讲习班。
故事二;有一次,我和一位大学生探讨信仰问题时,他略带鄙夷地说:“你们天主教的教义实质上是‘罪感文化’吧!”从上述两个故事中,我们发现当今时代的人,无论是教友或教外人,普遍存在着对罪恶问题的淡漠心理。
可是,人们往往仅仅停留在对这种奇闻逸事的感叹,却很少探讨其存在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不腐肉身”的现象似乎在提醒着沉迷在俗世的人们,世上可能还有比荣华富贵更好的东西——灵魂。
首先,我们要感谢国家宗教局、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和江西省委统战部和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局对这次研讨会的大力支持,我们才有这样一个平台得以互相学习交流探讨;再次,我们还要感谢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正是因为你们在百忙中抽空前来
他们能者为师,相互交流,勤学苦练,经过不断探讨和摸索,依靠坚定的信仰、顽强的毅力,终于学会了老师传授的所有曲牌,并得心应手地用于演奏,而且将其年复一年、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会曲牌。
青年也是2018年10月第15届世界主教会议常规会议的中心,届时与会神长门将探讨青年、信德与圣召分辨的议题。在预备这两项盛事的阶段,本次祈祷守夜礼将是教宗与青年的首次聚会。
在香港,教会团体先后举办活动,回顾如何由分裂走向对话,并探讨对基督徒合一的展望。
本届大会在教宗方济各《爱的喜乐》宗座劝谕的启发下探讨与家庭有关的议题。问:你们以家庭的身份参加了每一届世界家庭大会,跨越了四分之一的世纪!在这25年里,你们认为对基督徒家庭而言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晚间的电视节目很难探讨这一沉重的事件。我们生活在‘信息病态’的时代,我们难以看到哪些是重要的,哪些不是。我认为在所有这些方面教宗都可以发挥作用。
香港六宗教领袖座谈会假明爱专上学院演讲厅举办思想交谈会,并以「宗教与青年人同行」为主题,探讨宗教界如何理解青年的感受并提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