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基督徒,每个基督徒团体应感觉到向周围的人分享福音喜讯的那种喜悦,这喜讯就是天主是如此的爱这个世界,以至于把自己的独身子赐给了他,为的是让世人借着他而得救”,“这就是圣诞节的真正意义之所在,需要我们不断的去重新发现并认真地把他生活出来
我想做为一名普通的教友,接受了洗礼就是接受了耶稣的派遣,就要积极地参与基督救人的使命,要把福音传给普世万民,这也是每一个教友灵魂得救的保证。
受洗就好像是终身大事的完成,不受洗不能升天堂,受了洗也就有了得救的保证,这种说法显然不符合圣经的启示。
除了张灯结彩,隆重庆祝这个节日,基督信徒必须知道领悟一些在人类历史那个夜晚所发生的打动人心的事,即血肉在一件事实中成了我们得救的工具,这个事实穿越过去的时空在我们今天具有现实意义。
教宗表示,“正当一切似乎崩溃之际,天主来到,天主临在,天主聚集我们,使我们得救”。
什么也无法使我们与基督隔绝(参阅:罗八38-39),这深厚的希望是「每一丝微光的泉源,我们能借以克服人生中的考验和阻碍」(参阅:本笃十六世教宗,《在希望中得救》通谕)。
借着禧年,今天的圣堂祝圣奉献礼仪,从此开始了我们丰盈的信仰生活,我们应常怀感恩之心,善用这座圣堂,常常祈祷、赞美感谢天主,从此也将更加激发我们的信德、建树我们的教会、传扬主得救的福音,借此也使我们心灵的圣殿永葆圣洁
这个举动体现了人类得救的希望: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我们仍然可以自由地去爱到底。当耶稣回答“我就是”时,士兵们跌倒在地。这是一奥秘时刻,因为,这句话在圣经启示中呼应了上主的圣名:“我是”。
是你们继续你们父母、师长的表率及教训的精华,要建设明天的社会;你们将与它一起得救,或与它同归于尽。」文告以以下的一句话结束:「要在兴奋中建设一个比以前更美好的世界!」
一个无法接纳受苦成员的社会,不能藉『同情』来分担他们的痛苦,并默默予以支持,就是一个残酷而不人道的社会」(《在希望中得救──论基督徒的希望》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