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健全的人格培育置于首位一位积极向上的师友因爱而尊重和接受中国传统饮食习惯缅怀国际友人翁德光神父Fr.LarryLewisMM(中)——中国留学生心目中的翁德光神父开心聚会2006年6月24日在沈阳(从左至右)张化安、夏庆田
信德文化研究所制定教友村庄外出打工与留守统计表,调查教友村的外出移民与留守情况,分别以两个教友村(河北省威县张庄村和张家口张北县二泉井镇)、内地三个教友团体(北京同路人之家、温州在沪教友联谊会和邯郸永年在沪基基团
因此,礼仪年不是一个毫无生气的骨架,而更像一条源自不竭之泉的大河,向着无限的海洋奔流。信友随着礼仪年的进展,就好像随着溪流,时时及取水生之水(圣宠),直到进入永福的天乡、天主永恒之爱的怀抱。
陈建华神父除担任二十四顷地本堂外,还兼任周边和义成、苗六泉子、大喇嘛窑子等黄河北岸几个教友村送弥撒任务,积极传教牧灵,被称为黄河岸边牧羊人。
在澳门大三巴合影澳门圣老楞佐堂感悟朝圣真谛温情、感恩相伴我们朝拜圣堂,敬礼圣髑,在5天的时间里,共拜访了8座圣堂,参与了徐麒方神父和周伯泉神父在香港主教府(圣母无原罪主教座堂)、香港九龙尖沙咀玫瑰堂、广州石室圣心堂
天津教区白马泉堂区郗全景神父告诉进德公益说,堂区常来望弥撒的教友有100多人,此次参与爱心奉献的60位教友就捐了8500元,教友的爱心非常令人感动。求天主百倍降福这些慷慨奉献的教友们。
(参阅《礼仪宪章》8)因此,礼仪年不是一个毫无生气的骨架,而更像一条源自不竭之泉的大河,向着无限的海洋奔流。
就在新学期将开始时,八月底,我们的本堂神父郭神父带来一位爱心人士夏红女士,她听说我的事后,资助我们600元钱。雪中送炭啊,儿子学费有着落了。感谢主的爱借着好心人彰显在我们身上。
从多方面进行本地化的尝试;中国内地首位圣经女博士戎利娜修女的《扎根中国文化,放眼全球──探索中国教会的神学教育》,从中国天主教会在发展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神学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中,对神学教育本地化的路径进行了反思;香港夏其龙神父等的
亡父遗信勉励,重新起航1918年夏,雷神父收到一封电报,是他父亲费尔命先生逝世的消息,闻此他伤心痛哭,并为父亲的灵魂祈祷,求主赐其灵魂能在天主前获得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