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继儒家文化和基督宗教文化在四百年前,由利玛窦为首的耶稣会士与儒家知识分子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之后的又一次交融和对话。这样的开放性的对话,为今天世界的发展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白达宁说:无可否认,若没有诸如利玛窦等重要人物的存在,中国与西方的歷史与文化将大大不同。他说,近代香港亦有好些出众的意大利人,在社会上留下佳绩,例如兴办学校或医院,协助建设本地社会。
包括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和以前都不知道的一卷《清明上河图》,其价值不可言喻。张焰赠送该馆一幅素描《雪圣》,该馆为此举行了隆重的记者会。张焰与龚教授都对作品进行了阐释。
利玛窦神父就是我们效法的典范,他让人知道何为公教‘文明’的含意,也让天主教徒懂得天主也藉着圣神的吹拂在教会之外,在各种真正的‘文明’中施展作为。
同时利玛窦志愿者鲁学超也放弃了回家团聚的机会来服务这里的老人,并为老人们主持了新年联欢。他说:这是我过的最开心和有意义的一个春节。
在明末清初,利玛窦神父初来中国时,穿儒士衣服,用汉语著《天主实义》,所选择的也是信仰本土化的传教路线。只有将基督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入融合,才能更好更快地推动天主教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1949年,22岁的苏乐康渴望与利玛窦等耶稣会前辈一样到中国大陆作一名传教士,但由于时局关系,只得辗转先去菲律宾学习中文。1959-1960年卒试。1961年2月2日宣发末愿。
利玛窦神父昔日探索适应的经验仍然还是我们今天时代青年的任务。
两千多年来,从伯多禄、保禄到孟高维诺、方济·沙勿略、利玛窦等一代又一代的福音传播者,在天主圣神的助佑下,秉承救主耶稣向普天下传福音的训示,义无反顾地都肩负起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早晚课的疑问:这是教友一年四季每天早晚都诵念的经文,有的一直沿用着利玛窦时代龙化民、徐光启、李之藻等所译的经文,有的追求文字改革,采用了白话文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