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勉励希腊天主教会持有这同样的信赖,说明“这小小的教会使我们成为福音的有力标记,耶稣选择不起眼的人和穷人来宣讲天主的福音,祂以卑微者的单纯举动改变了历史”。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一远离他信教的祖父母的举动让他重新走上了通往教会的道路。“母亲和兄弟姐妹都与我有着不同的信仰,他们经常会问我有关天主教的问题,但我无法回答。
你可以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表示好感、甚至喜欢,但是你却不能把人家的孩子揽在自己的怀里,做着亲了又亲这样过分亲昵的举动。我曾想过,在没有我之前,我是虚无、是不存在。我也是因着父母之爱才来到人间。
“这个参照教宗的训导应用在意大利情况中的指示是有效和有现实意义的,是主教关心我们人民的举动。”
宽恕背弃教会后再次要求重回教会的人,是基督信徒出自心灵的一个卓越的举动。这便是非洲迦太基的主教西比廉主教的牧灵风格。
林文胜教友这一慷慨举动是建堂十年来的第一人。
教宗继续说,耶稣的这个举动,预示了十字架苦难和为人类的罪而接纳死亡,揭示了天主圣三间的旨意和意向完全一致。
任何试图修改亵渎法的举动,都会立即被极端主义者的「领袖」煽动,与反美情绪混在一起。这些领袖认为是美国指使进行这些改革。不过,塔西尔遇害带来的真实信息,就是社会缺乏容忍,现在已蔓延至国家本身的建制中。
匝凯为了看见耶稣,甚至作出一些滑稽的举动。设想一位有身份的领导,哪怕是名贪官、一名稅吏长,为了看到游行队伍,竟然爬到了树上,真是荒唐可笑!教宗说,匝凯并不感到羞耻。他想看见耶稣,因为圣神在他内做工。
(玛12:34-35)因为人内心的各种倾向、意念都会表现在自己的行为上,所以那些知书达理、感恩报爱、温柔贤淑、和蔼可亲、真诚热情,甚至在恶语中伤或傲慢狂怒时,依然会散发文静温柔馨香的举动,都是心灵美的外溢与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