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迦5:22-23,后三个果实见于拉丁通行本中)这些果实便是和谐的因子,修炼这些美德便是构建和谐之本。是的,我们自身的和谐不是一天两天修来的,构建和谐的社会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拉丁字首先突出了有道德的人是强壮的、勇敢的、能够自律和克己的:故此,德行的实践是长期成长的果实,要求努力,甚至是痛苦。相反,希腊词aretè,表示优秀的某个事物、及令人钦佩其出现的某个事物。
古老传闻有这个故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圣诞夜,动物也会说拉丁话,因为所有受造物一同赞美,感谢耶稣的降生。最先说话的是公鸡,它拍着双翼的「喔……喔……」啼,即是唱出:“基督降生啊!基督降生啊”的唱着!
据台湾《台南教区通讯》报道,台南教区林吉南主教发表《善度四旬封斋期》牧函,邀请教友祈祷、仁爱、悔过、补赎、斋戒。
我们大家来听听耶稣在最后晚餐说的话是多么的恳切:我渴望而又渴望,在我受难以前,同你们吃这一次逾越节晚餐……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而舍弃的,你们应行此礼,为纪念我…
他于19日星期五晚上同来自全球各国的青年在希贝莱斯广场拜苦路;20日星期六,上午9点钟先到马德里的丽池公园为青年们办告解,然后于10点钟在阿尔穆德纳主教座堂为修生举行一台弥撒。
在场参礼的有90位主教、500多名司铎和大约6万信友。此前,教宗乘座车在会场绕行近半个小时,信友们挥动小旗问候教宗,向他欢呼并献上歌曲。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体认,圣若望宗徒才说出了这段话:论到那从起初就有的生命的圣言,就是我们听见过,我们亲眼看见过,瞻仰过,认及我们亲手摸过的生命的圣言——这生命已显示出来,我们看见了
6.问:祝圣仪式中的“摇礼”是什么意思?答:摇礼是祭品奉献的一部分,祭司会将祭品(如公绵羊的胸部和腿)举起并摇动,象征着将祭品献给上主,表示祭品的奉献与上主的接纳。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旅德华裔牧人张维笃主教的推动下,莱茵地区的华人教友团体在科隆成立。据华人团体的老教友叶思芬回忆,当时,张主教在大学校园和华人社区组织华人学生与移民展开牧灵活动,相互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