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每位基督徒都蒙召做慈悲的见证人,也就是走成圣之路。我们想到,许多圣人之所以慈悲是因为他们愿意让天主的慈悲充满他们的心。他们把上主的爱倾注於面对各式各样苦难的人,成了这爱的化身。
没有真诚、谦卑和仁爱的礼仪与祈祷,哪怕精心编排、形式新颖,也是不蒙主悦纳的。他们把沉重而难以负荷的担子捆好,放在人的肩上,自己却不肯用一个指头动一下。
杰人前数年升胜蒙席,在教会中地位颇高,近二年始将教堂结束,不管教务。彼勤于著述,且好活动,如肯静养,当不至遽尔逝世也。复,顺颂教祺!
我们不是去“救人”,而是蒙主耶稣派遣,将其他兄弟姐妹们应得的“救恩”带给他们。第二,我们福传是因为主耶稣召叫了我们。每一位基督徒的生命就是使命。
1、先知的责任和苦难公元前626年,耶肋米亚,在犹太人历史上最动荡和凄惨的时期,蒙召成为先知,善尽了他艰难的责任:向人民宣讲天主的话,讲真话。
王主教受命以后,便仿照上海中国天主教教务协进会方式,创办了天主教南洋教务促进会(SingaporeCatholicCentralBureau),并选定新加坡为总部,借用圣母圣心会驻新加坡会院。
例如,十字架、圣像、圣母态像、马槽,以及在教堂里的彩色玻璃窗和圣像画。历史上有众多寻求表达信仰真理的艺术家和音乐家,人类艺术遗产显著的一部分都是他们的杰作。
在授白衣、烛光礼仪之后,在寂静无声的大教堂,新教友代表发表了感人肺腑的蒙主宠召的感言,道出了每一位新教友的心声,触动了每一位主的儿女的心弦,激发了教友们事主爱人的信心和诚心。
奉圣长雅各伯宗徒为主保,自幼热心事主,常到教堂里祈祷,堂外嬉戏,少年时便蒙主召选,毅然离开父母温暖的怀抱,进入贵阳修院学习。
(参歌8:6)回想自己的蒙召,天主就是在不知中召唤了我们为他做工。他的那份深情大爱会让我们至死不渝地追随。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与主的爱是否能永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