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念经前的反思中,教宗提到2月11日露德童贞圣母瞻礼中纪念的世界病人日,特别降福了(10日)周二晚在罗马举行的守夜礼活动。
徐汇大堂负责读经的杨慧芳阿姨与参礼的教友们这样相互约定。数年前,自从王医生行动不便后,沈祖宏、张绿漪和杨慧芳等教友便自发地开始轮流每主日为这位热心老人送圣体,直至她去世前的最后一个主日。
祝圣弥撒及礼仪由教区张宪旺主教主礼。
我们大家来听听耶稣在最后晚餐说的话是多么的恳切:我渴望而又渴望,在我受难以前,同你们吃这一次逾越节晚餐……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而舍弃的,你们应行此礼,为纪念我…
谈到为病人付油圣事用的油,教宗提醒参礼的信友们,要是说教会的首要任务是宣讲天主的国,那么使人受伤的心痊愈的正是这一宣讲。教宗说:人出于本性是有交往的生命。
我回答她:因为他们认真礼佛,而这间修院却在经营茶馆,已经没有灵气,当然吸引不了人前来朝拜天主。当地的教友虽然不少,但或许是神职人员的不良表样及教导不足,才有如此的怪现象,真是让人感到难过。
在中国,有比丘、比丘尼、道士、道姑,他(她)们都穿戴着表示自己宗教信仰的特殊服装,以表示自己的信仰生活和与世俗社会的差异;而天主教的神父、修女,除了宗教礼仪和教会内部的活动,更多时候是放弃了自己的服饰。
国人几千年来奉行的仁、义、礼、智、信今天还有多少人坚持?当越来越多这类事件敲打我们的良心时,是否能予人以警醒?是继续将整个生命置于物质与物欲的桎梏下,任凭自己的心灵越来越狭隘,最终眼里和心中只剩自己?
跑马地的圣玛加利大堂曾因应弥撒参礼者众而推出措施,例如在参与人数较多的弥撒后腾出更多时间,疏导人流和车流才举行下一台弥撒;近年公教家庭增加,弥撒期间便在隔邻加设儿童福音故事组培育儿童认识福音,并让父母能专心参与礼仪
跑马地的圣玛加利大堂曾因应弥撒参礼者众而推出措施,例如在参与人数较多的弥撒后腾出更多时间,疏导人流和车流才举行下一台弥撒;近年公教家庭增加,弥撒期间便在隔邻加设儿童福音故事组培育儿童认识福音,并让父母能专心参与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