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将临期第二主日,福音给我们谈论的是耶稣的前驱洗者若翰(谷1:1-8),并把他描述成“旷野中的一位呼喊者的声音”(3节)。
教会借着这个节日,以富有意义的方式祈求耶稣治愈老人们身心灵的病痛。耶稣说,你们求必给你们开,所以我们要不断为老人的身体健康祈祷。”讲道后,举行了傅油圣事,老人们依序排队,接受神父给予的圣事和祝福。
此外,教宗也深入省思了福音中耶稣平息风浪的事迹,指出圣史玛窦描述的“门徒们的恐惧”是“多数人的恐惧”,但需要克服它。“在禧年之际,我们要不断地这样说:希望就在眼前!我们在耶稣内找到了希望。
但是有耶稣与你们同行,其实教友也很爱神父,我们看到神父伤心比自己家里人伤心更难受。神父,你的教友也是你最亲的亲人。——childishness那些全心追随耶稣基督的人是有福的。
汤若望以介绍西洋天文学和修历书著称于世,但所著教理书也极受欢迎,《主制群徵》1629年杭州刻本,《真福经典》解释耶稣登山宝训,1634年重刻北京,名《真福八端》。
可是在今年的避静当中,我被耶稣所呼召,直面每一位亲人的故事。那天的福音默想是马尔谷福音六章:耶稣在增饼奇迹之后遣散了所有的群众,自己就上山去祈祷。
耶稣降生成人,为人类的罪过而钉死在十字架上,他的复活,带给人类永生的期望。耶稣基督要带领相信他的人,进入天主永恒的国度,从地上的赞美,一直到将来在新天新地的赞美,永恒的歌唱。
五、十字山上的默想,与主同行的苦路在朝圣地的旁边,有一座十字山,上面有十四处苦路,生动地描绘了耶稣受难的过程。我沿着崎岖的山路,一处一处地拜苦路,默想耶稣为我们所承受的苦难。
1934年,为了纪念耶稣受难1900周年,当地的村民们齐心协力,在这座山顶上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十字架。这座十字架内还嵌有从罗马得来的一块耶稣真十字架的圣髑。攀登十字架山的过程,就是一次拜苦路的旅程。
若望福音17章被称为“大司祭的祈祷”,与“天主经”同为耶稣基督的经典祈祷,在里面耶稣离世升天前谆谆教诲门徒说:“愿众人都合而为一!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