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无法理解封闭在自己团体围栏中的福音。因此,教会应该走向存在的边缘。
有可能在那教难中圣若望带着圣母来到小亚细亚省的名城之一——厄弗所,隐居在附近的丛林之中。若望宗徒到底在那里生活了多少年,今天我们无从得知,但学者们都公认圣若望在那里写了第四部福音,即《若望福音》。
在祈祷中,我经验到耶稣早已为我洞开的慈悲圣心与我感同身受,耶稣的至圣宝血也倾流到我千孔百疮的心中,随之而来的是被圣心的爱、治愈和宽恕包围。
这位好神父走了,他们与教堂也说再见了。且不说这些是否是每个神职人员都该具备的品格。这些教友似乎不明白,我们追随的的到底是天主还是某个人?
阿勒颇(亚洲新闻)-美军的撤离,土耳其的进攻以及各类新型暴力的出现似乎是「早已写好的剧本中的一部分」,因为这一切保证了每个参与者的利益。
信德网讯最庄严,真堂皇,南通狼山圣母堂;祭台上,山洞中,有我无玷后母皇;捧圣手,举圣目,环顾近远看四方;要我们,众儿女,都到狼山拜亲娘……这首由著名教友音乐家朱希圣先生上世纪谱写的优美动听
(编注:在1970年以前的《罗马总历》中,他的纪念节日是3月21日。但因为此日和四旬斋期重合,所以1969年罗马总历的修订将他的纪念日移到了7月11日。)
法国德乃脱,曾对300位近代科学家的宗教信仰作了调查(以著作为依据),除38位著作遗失,或著作中未讨论信仰外,其余262位中有242位信天主(包括天主教和新教)占92%(15位中间派占6%。
我们可以说,八十年代后的中国教会步入了“重建和恢复期”:开放教堂、开办修院、礼仪改革、成立出版及社会服务机构(如上海光启社1983),但与此同时,随着中梵关系的僵局和教会内部此起彼伏的纷争,布满了千疮百孔的中国教会这艘大船
首个见证人埃格莉亚(Egeria)最先在她的著作《旅程》中谈到鞭笞石柱。她讲述了383年在耶路撒冷的圣周五礼仪:“太阳还没升起;告别后,大家登上熙雍山,在鞭笞石柱前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