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16世纪的耶稣会传教士以其通晓中国语言及文化而闻名遐迩,他是“宗教与文化对话的楷模,以我们天主教的信仰和灵修将孔教、佛教及道教的灵修融合在一起。这使他受到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的极大赞扬和尊重”。
圣女坚信天主对她的爱,以及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个信念伴随她日益成熟的灵修旅程。
✨灵修反思信德与和平:亚巴郎的信德使他不贪地、不争利,甘愿让罗特优先选择,显示他依赖天主,而非依靠人的聪明。
礼仪改革需要深入其内容和精神,圣经分享需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平信徒对教会生活各方面的参与需要避免专业化而力求让多一些教友参与,年轻神父们面对年长教友时,要在尊重和神权间求平衡,而且不能因年轻而逃避对教友应该进行的牧灵责任
现在大禧年已经结束,我更觉得应议不容辞地指出,大公会议是廿世纪中赐给教会的一大恩宠:我们找到了一个稳当的指南针,在刚开始的这个世纪中指引我们方向。
「恩宠与真理」,是旧约时代对于天主的描述;天主曾借着梅瑟颁赐法律,使人们遵守法律,得到生命的指引;然而「道成肉身」的天主子,却亲自启示给我们天主的光荣,因为只有祂「见过天主」。
1988年四旬期开始的第一个主日,已经在罗马工作了十个年头的拉辛格枢机(JosephRatzinger)在他的新书《你喜乐的仆人:有关司铎灵修的默想》(MinistersofYourJoy:MeditationonPriestlySpirituality
五要积极引导教内未婚男女青年的婚姻与信仰上的关系,准备时间邀请神父、修女上好婚前灵修信仰辅导课,开展各项有益的信仰活动,解决那些未婚者望而生畏,已婚者终日惶恐的局面,使他们双方彼此了解,交流成熟,把自己的另一半也带到里面来
从今年十月起,教会步入圣体圣事年,请广大神长教友在圣体圣事年中热心朝拜、勤领圣体,致力于教会的牧灵福传事业,为教会的团结与合一多行善工。
他制定了哪些堂区牧灵计划?一个词:没有!他只有自己的司铎职责不离左右,他为此而生活,随着时光的推移,渐渐地,他成为了“另一个基督”。他的司铎身份带领他达到一个崇高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