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牧的形象,作为一种执行职责的规则和基本蓝图,印在了领受铎品者的灵魂上——铎品印记所印的基本肖像要求司铎努力去仿效基督善牧。印记本身随之而来的就是承担顺从责任,是铎品的真实目的。
当耶稣的救赎功劳来到世界,在他死后的三天里他首先去了灵薄狱,将那里的灵魂领到天堂去。现在有没有灵薄狱还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我还回答不了。
在弥撒中,藉由祝圣词语,耶稣基督改变面饼与酒的本质,成为他的身体、灵魂、宝血与神性。这是司铎受人崇敬的源头,伟大是来自天主,完全可以与我的卑微相容。
在此期间要求我们教友要善度,要洗心革面悔过自新,摒弃一切令我们分心的事物,加强一切滋养灵魂的事情,积极从内心深处预备主的复活节。四旬期是我们重新认识分享主赐恩的时期。
蒙田说:“物质的匮乏容易医治,而灵魂的枯竭无药可救。”
在当天的《福音》中,童贞圣母这样祈祷说:“我的灵魂颂扬上主,我的心神欢跃于天主,我的救主”(路一46-47)。教宗提到这祈祷中的两个动词,“颂扬”和“欢跃”。
并时刻以天主的声音敲击每个沉睡的灵魂。诚如保禄所言:‘为一切人,我成为一切人’多少个严寒酷暑里,多少载春夏秋冬中,您从未放慢牧民、福传的脚步。在您爱的给予中,一次次的治愈了那些破碎的生命。
他曾认为这个喧嚣是真实的世界,其实却只是一个幻想,这正是天主让他所看到的世界;同样雷西内拉也意识到:天主看到他的灵魂,一个困扰而破碎的灵魂,它的病态就如他当时看到的丹尼斯那样需要救助。
耶稣为宣讲而来,他要治疗的疾病是人类灵魂的疾病。如何改变人的思想?人的思想又如何才能改变?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只有通过宣讲,才能使思想得以让人明了,才能改变思想中的错误。古话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我们读《圣经》更重要的就是读出他为了我们的灵魂得救所要给我们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