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以后的几次会面谈话中,我发觉念经和祈祷对她来说也逐渐变得陌生,而且更令我内心不安的就是,本来就难得见面,然而一见面就总谈些家长里短,是是非非,对天主却避而不谈。
曾有教友询问:独自祈祷或集体祈祷,在家祈祷或在圣堂祈祷,用新的经文祈祷和用老的经文祈祷,以及歌唱祈祷与个人默祷,究竟哪一种更好?思索之后答复:只要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无论哪种祈祷都好!
有些风言风语,说什么“祈祷不顶饭吃、不能升官发财”、“祈祷是水中月,镜中花、可望不可即”、“某人穷得叮当响、屡遭不幸,祈祷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对此,我略抒己见,以正视听———信、懂则灵!
人是在不停地呼吸着,如能在呼吸时祈祷,或借着呼吸祈祷,那么人便是生活在祈祷中,称为常祈祷的人。在练习归心祈祷,预备收心的方式中,是利用呼吸意识身体的局部感觉使人入静。
进德公益信德网讯5月18日,“天主圣三节”上午九时,教友们冒雨从四面八方聚集到齐齐哈尔圣弥厄尔天主堂,为四川地震灾民献祭祈祷,祈愿地震遇难的逝者安息,生者平安。
我们的祈祷常是外在的,念经不过脑子,望弥撒徒具形式。如果我们在祈祷时想想经文的意思,结合于我们的生活习惯、工作态度等,默想它们是否是合于天主的圣意。
在一一过目之后,自己便在心中面对心中的圣母(自己不是基督徒)开始默默地为每个朋友的平安而祈祷。
王胜利得了八年的神经病,忽然痊愈的事,像长了翅膀一样,在陈村、产西、六冢一带的教友中传开了,人人称奇,教友们祈祷也越发热心了。
与主交谈(祈祷),也是如此,开始用分析、推论来启发和激起热情,由理智到心灵。以后,祈祷逐渐深入,用五官来默观奥迹,安静舒畅的好似看电视。在我脑海的银幕上,观看耶稣、圣母等人物,和他们的行动。
中国教友以经本念经祈祷参与礼拜的方式恐怕有几百年上千年的传统了。教友进堂首先跪下念很多的经文,可是念经时每人的心是否按经文意思心向天主呢?口在诵念而心不在焉者似乎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