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也去了徐汇大堂,在会客室拜见了金主教及理院神父等,进行了坦诚的交流。佳真妮修女在研讨会上2004年5月,金鲁贤主教得了重病。
曾先后担任耶稣会彰化静山文学院院长、台北县徐汇中学校长、台湾光启社社长等职。
他曾在台湾耶稣会办的徐汇中学读书。由于当时很多来自农村的学生不会使用厕所,常常把坐便器给堵塞了。校长也是耶稣会的一位神父,就用手伸进坐便器中去挖,他这样做不只一次,而是多次。
我是徐家汇人,毕业于徐汇中学,经历过那个时期的种种事件。不过工作之后,一直在外地,对上海”天知联“的工作从未接触,也不了解,只见到过他们印刷的圣诞卡。”
于1951年回国后,被任命为徐汇大修院代院长,耶稣会上海区代区长,耶稣会中国区代巡阅使,海州监牧区代监牧。1955年9月8日金主教被捕入狱。于1982年获释。回到上海后,担任佘山修道院院长。
2005年6月28日上海徐汇大堂,胡公应邀参加上海教区辅理主教的祝圣大典。
创难民救助上海模式 饶家驹神父1913年来到上海,共在上海生活了27年,担任过徐汇公学、震旦大学的教师。
一九七0年五月任职徐汇中学校长,承袭了隆其化神父的精神,我努力学习「牺牲享受、享受牺牲」的真义。一九七六年十月接任光启社社长。我对大众传播原是门外汉,因此申请前往英国BBC国家广播公司实习。
他于是要求留沪,就读于徐家汇区创办不久的法国耶稣会圣依纳爵公学(SaintIgnace,徐汇公学,徐汇学院)1。
张家树主教于1982年6月23日在徐汇大堂主持了三省一市首次筹办修院联席会议,确定了办院的宗旨,通过了佘山修院筹委会名单。会议上大家一致推选张家树主教为主任委员,金鲁贤神父为修院第一任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