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祂对我们说:凡你们对饥饿者、赤身露体的人、坐监和流亡者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凡你们没有对他们所做的,便是没有给我做(参阅:玛廿五31-46)。
他慷慨替代一起坐监的同伴献出自己的生命,就是他的爱的英勇见证,这项奉献于一九四一年八月十四日饿死在监狱中达到巅峰”。
帮助耶稣所列出的六类需要帮助的人:饥饿的人、口渴的人、作客的人、赤身露体的人、患病的人、以及坐监的人,就等同于帮助耶稣。耶稣时代,这六类人曾代表了人世间所有的困境和痛苦。
果然不出所料,很短时间内,梁兄和当地十多位教友皆被冠以私设黑教堂、邀请黑神父、非法聚众念经等罪名拘捕坐监,梁兄被判十年重刑,他的妹夫蒋明被判七年,其余教友五年三年不等,皆因信仰遭受了不白之冤,饱受苦难。
教宗说:我们怀着不平静的心情想起那些因种族和宗教遭盲目屠杀的受害者,他们被放逐、坐监,在那些背离正道没有人性的地方死亡。
世上的“几大苦”都让李神父给遇上了:少年丧父,青年丧母、批斗挨整的伤痛呀,坐监被押的患难呀,忍辱苦干的艰难呀,偏偏都落在了李神父的身上。
这些最小的兄弟就是饥饿和口渴的人、作客的人、赤身露体的人、患病的人和坐监的人(参阅:玛廿五37-40)。教宗在弥撒讲道中首先提出两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我是否帮助无法回报我的人?
若瑟守护耶稣和玛利亚,他“必定是教会的守护者”,必是教会母爱和基督奥体的守护者:每个需要帮助的人、穷人、受苦者、临终者、外乡人、坐监的人和病患都是若瑟守护的“圣婴”,我们应向他学习“爱教会和穷人”(5号
基督论及是否为饥饿的人、口渴的人、坐监的人、赤身露体和流亡者提供帮助的问题时,隆重宣布哪些人是“对我做的”或者“没有对我做”。
后遇教难,毕神父为信仰坐监22年,于1733年8月19日安逝于澳门方济各会院。穆神父为德国教区司铎,受毕神父德行和善表的影响,乃入遣使会。到中国后,他和毕神父即入四川传教。